三分鐘瞭解海底歷史

浩瀚的海洋佔據著地球約71%的表面積,然而人們對幽深的海底世界卻所知甚少。經過探索,科學家們發現了海底世界的各種複雜地形和奇特的地質現象,證明海底世界是歷經滄海桑田的變化而形成的,並提出了多種學說,用來解釋海底的變遷。

對大洋的探索

20世紀20年代,科學家們開始加大探索浩瀚海洋的力度,發現了大西洋底部的海底山脈。隨後的全球大洋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又相繼在其他各大洋底發現了全球規模的海底山脈。除了海底山脈,科學家們還在大洋邊緣發現了深海的海溝和島弧,為解釋地球上的地震、火山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在20世紀50年代的海洋底部地震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大洋地殼與海洋的形成歷史有差別。科學家們對此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解釋海底世界變遷的學說應運而生。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老海洋 少海底

在對大洋底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海底的沉積層平均厚度只有約500米,分佈也不均衡。若按照海洋的存在歷史推算,沉積層的厚度至少要有1萬米。這種特殊的地質現象說明:現在的海底地殼是在海洋存在後才形成的。

海底擴張學說

1960年,美國科學家赫斯提出大洋盆地的形成模式,初步形成了“海底擴張”的概念。1961年,美國科學家迪茨在世界著名科學雜誌《自然》上發表論文,提出了“海底擴張”的專業術語。1962年,赫斯發表《大洋盆地的歷史》一文,闡述了大洋盆地的形成、大洋底部運動與大陸消長的關係,引發了地球科學的革命。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海底如何擴張

根據海底擴張學說,大洋中脊是大洋地殼的誕生處。大洋中脊軸部的中央裂谷帶會湧出熱地幔物質,這些物質湧出後遇到海水冷卻凝固,形成新的大洋底。隨著積累,新的大洋底會推動先期形成的較老的大洋底向兩側擴展,這樣就形成了海底的擴張。世界各大洋的洋殼變化幾乎都可以用海底擴張理論解釋,但是不同洋底的擴張方式稍有不同。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大西洋的洋底擴張

大西洋的洋底在擴張時,大西洋東側的歐洲、非洲和西側的北美洲、南美洲隨相鄰的洋底向同一方向移動,導致大西洋東西兩側大陸之間的距離逐漸變大。大西洋洋底以每年數釐米的速度向外推移,經過1億~2億年,就形成目前的寬度。

太平洋的洋底擴張

太平洋的洋底擴展移動到一定的程度後,驅動力不能繼續推動洋底和兩側大陸向兩側移動,洋底也就不能繼續擴張了。這時,洋底就會向下俯衝進入地幔,洋底上原來沉積的各種物質會堆積在大陸一側,並且形成一系列高地,被稱為“島弧”或“大陸邊緣山弧”。與此同時,洋底的俯衝位置處還會形成深海溝,如著名的馬裡亞納海溝。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板塊構造學說

海底擴張學說解釋了洋底在水平方向上的運動,而珠穆朗瑪峰上發現的古海洋生物化石說明洋底在垂直方向上也存在著變遷。為了更科學地解釋大洋的形成和洋底的變遷,威爾遜在1965年提出“板塊構造”的概念。摩根、麥肯齊等科學家對這一概念加以綜合完善,在1968年提出板塊構造學說。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大洋的張開和閉合與大陸的分離和拼合是緊密相連的。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海陸變遷

地球岩石圈裂開形成裂谷,孕育了海洋。裂谷完全裂開,地幔物質上湧冷凝形成新的大洋殼,海水湧來就誕生了一個新的大洋。海洋兩側的大陸持續向兩側推移運動,洋底不斷變寬,形成宏偉的大洋中脊和開闊的大洋盆地,這標誌著大洋進入成熟期。隨後,大洋進入衰退期,洋盆減小至閉合,海水退出,兩側大陸相互碰撞擠壓,形成巨大的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現在你對海底世界的變遷了解了嗎?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 end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相關鏈接

1.什麼?北極也有狼?

2.海底的神秘遺蹟

3.好可愛鴨

4.哇!它們居然是這種關係

5.它們也是海星?

6.愛偷又愛搶的鳥兒是哪位?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來都來了,點個在看再走吧~~~

三分钟了解海底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