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众所周知,和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不同,游戏主机的更新换代周期要长得多。每每当PC上的显卡技术更新了两代甚至更多次之后,全新的主机才总算是姗姗来迟,而且配备的往往还都不能算是同期最强的硬件……


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当然,熟悉主机行业的朋友都能理解,游戏主机主要的实力来自于其独占的游戏阵容,而保证它流畅度的根本则源自私有的开发工具和深度的程序优化。这也就是说,只要游戏足够好玩,实际上主机玩家们并不会太在意它到底已经发布了几年,更不会纠结它用的是何种图形API,开了几倍抗锯齿……

很显然,主机玩家们的这些特质,主机厂商不可能不清楚。而将它运用在实际的商业策略中,就体现在了每一代新主机刚发布时候的“承上启下”——没错,这就是“向下兼容”的必要性。当全新一代主机面世,而新平台的新游戏数量却还明显不足的时候,让玩家们依然能够将自己此前购入的老游戏在新机器上玩起来,显然比什么都没得玩要更有利于初期的推广。


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曾经号称能模拟地球的CELL处理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游戏主机们来说,一方面它们缓慢的更新节奏注定了两代产品之间在性能上会有极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来说,曾经的主机厂商非常热衷于为了实现深度优化而自行开发芯片,这一代是基于MIPS、下一代换成了PowerPC、再下一代CPU指令集又改成了x86的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如此一来,对于过去的游戏主机来说,要想实现兼容上一代的游戏软件,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在新主机里直接塞进一个上代主机的CPU了:比如说任天堂的Gameboy Advance(GBA)其实就内置了上代GBC的CPU,NDS里则是塞进了一颗GBA的ARM7主控,索尼在PS2里干脆将上代PS1的CPU“当做”主板南桥使用,而PS3(厚板)里也一样有那么一块完整版的PS2功能电路……

是的,想必大家们都能看出来了,这么一搞,乍看之下是“买一送一”了,但实际上带来的显然是硬件成本“滚雪球”式的上涨。而且,由于厂商们彼时还仅仅只是将游戏向上兼容性当做是新主机刚上市时推广的手段,因此也只会有最初的批次包含兼容硬件,而在后续的各种“改进版”、“轻量版”中,由于新主机的游戏阵容已趋完善,这一功能往往就会被取消:GBA sp、NDSi、薄板PS2和PS3都无一例外地降低了价格,也砍掉了向下兼容的能力。

难道主机厂商们就没有更简单的、不用那么高成本的兼容手段了么——过去是真的没有,但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2013年,索尼PS4和微软Xbox One横空出世——对于游戏玩家们来说,它们意味着新一代的、画面更加进化的主机平台;但对于游戏开发者而言,这一次的意义却完全不同。因为这两台主机“不约而同”地采用了AMD定制的x86架构处理器以及集成的PC级别的显卡,事实上,这应该是自从初代微软Xbox以来,游戏主机行业与PC走得最近的一次。


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类PC”的硬件架构当然大大简化了大厂们的开发和移植工作,但除此之外,它甚至还给未来留下了伏笔。就在近日,一则关于索尼下代主机PS5的技术专利遭到曝光,其内容赫然显示PS5的CPU将具备原生“模拟”PS4的能力——无需再另外集成硬件。


为什么PS5有这般本领?原因很简单——因为它同样基于x86架构,这就好像你在酷睿i7的电脑上运行奔腾4时代的应用软件一样,其实本质上甚至根本就不是“模拟”而已~

不难想象,这意味着当PS5推出之时,玩家们将可以直接使用它流畅运行此前的PS4游戏——不管是光盘版还是网络下载的版本都没有问题。而除此之外,这也意味着即便将来PS5推出更廉价的薄板,它也不会因此失去对PS4游戏的兼容能力——这将是以往从未有过的“用户福利”。


向下兼容:主机厂商的一门重要生意


当然,你以为只有索尼会这样?要知道,隔壁的任天堂可是直接拿官方软件模拟器,在switch上公然卖起了自家的老游戏呢。看来,论“向chao下leng兼fan容”,就算是索大法也不是任地狱的对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