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豬種田能手到澄城鉅富,西安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六)


孫家大院為陝西澄城縣羅家窪人孫福堂修建,孫福堂又名孫培茂,早年是養豬種田能手。1934年前後靠煙土生意發家,1938年到西安經營“福茂協銀號”並運銷製作茶葉、水煙等。後修橋鋪路、資助教育,做了不少善事。

院外的馬頭牆。 宅院是由其祖上清乾隆年間建造,其後幾百年曾翻修、擴建過。 孫家大院院落為兩進院,分正院和東西偏院。正院及兩偏院前房為一整體,院內有腰房五間、上房為二層,上下各九間,院東側有窯洞六孔。

孫宅照壁。 民國時期,大約19世紀三四十年代,孫福堂和陳家醍醐村的雷升雲、董家河村的董庚和並稱澄城三大財東。其中雷升雲是孫福堂妻弟,二人曾在朝邑合股經營,孫家出錢、雷升雲經營,發家後各自獨立經營。

大門右側是兵器展,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應俱全。 孫福堂樂善好施,1939年先後建了兩座橋。澄城縣大事記:“ 28年(1939)正月,富商孫培茂於雷家河建培德橋落成。是年夏初,孫又於郊城河建培濟橋,次年秋竣工。”

大門右側是兵器展,刀槍劍戟斧鉞鉤叉一應俱全。 孫福堂離開了雷升雲的經營,在西安開設福茂協及涇陽分號,自主運銷並製作茶葉、水煙等,抗戰勝利後,生意日漸凋零,漸漸退出了生意圈,1957年病逝,終年74歲。

兵器展。 孫福堂、雷升雲、和董庚和同為民國時期的民族資本家,相比之下,雷升雲經歷更富傳奇色彩。跑題介紹一下。

徐悲鴻題字。 雷升雲少時在山西票號當學徒,後孫福堂見雷升雲腦袋靈光,見識不凡,便出錢在朝邑開設煙土生意,由雷升雲經營,按合股分成。1934年前後,雷升雲還親自揹著稍馬子帶著乾糧在寶雞、漢中一帶收購煙土。

清代著名書法家趙之謙題字。 1936年末,雷升雲和孫家分夥,各分18萬銀元,自此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雷升云為人機敏,擅長交際,眼界開闊,生意很快從西安發展到西北,進而全國。經營範圍包括銀號、棉花、布匹、茶葉、黃金等,生意越做越大,在四川呼為“陝西雷”,在陝西工商、金融界舉足輕重。

門窗精雕細刻,花紋繁複華美。 澄城縣大事記:“29年(1940),開明紳士姬輔臣等倡議,恢復澄城縣初級中學,富商雷升雲捐贈6萬元(法幣)。”

門窗精雕細刻,花紋繁複華美。 1943年12月25日,蔣介石二公子蔣緯國與西安大華紗廠老闆石鳳祥之女石靜宜在西安常寧宮結婚,婚禮由“西北王”胡宗南主持,證婚人則是雷升雲。

院子裡太平缸上雕刻的人物,可惜看不懂什麼故事。 江湖傳說,雷升雲曾和蔣介石賽富。

門柱石上形態各異的猛獸,栩栩如生。 解放前,雷升雲把生意轉往香港並帶領全家遷居香港,1971年因病去世,終年76歲。至今後人仍立足於香港商界。

展覽的民俗,嫁妝。 澄城三大民族資本家的另一位董庚和解放前夕也去了香港,但後來接受統戰,回到祖國,集中自己的所有資本,創辦了西安東關捲菸廠。

後院上房為上下兩層九開間大殿,石、木、磚三雕相互映襯,氣勢磅礴。

孫宅上房為上下兩層九開間大殿,石、木、磚三雕相互映襯,氣勢磅礴。

水缸上一幅幅的連環畫。

山牆磚雕。

山牆磚雕。

水缸人物雕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