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畲族圖騰

不僅是畲族人民精神的源泉

更是一個民族歷史的永久記憶

在元龍畲族村,

各家各戶房屋上繪印的圖騰格外醒目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元龍畲族村是大餘縣青龍鎮唯一的少數民族村,地處章江河畔,323國道從村中穿過。村內房屋錯落有致,民族風情鮮明,文化底蘊深厚,是歷史上大餘九城之一的鳳凰城所在地。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584戶2546人,其中畲族村民1228人。近年來,該村“綠色、古色”雙色文化齊頭髮展,以“荷香畲韻,千古元龍”為主題打造了一個集畲族文化、山鄉觀光、休閒娛樂、康體度假和互動體驗於一體的多功能鄉村旅遊景區,被評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雙色景觀,打造民族特色村

 鳳凰圖騰、百畝荷塘、千年古樟……日前,記者來到元龍畲族村,沿著修建的畲族風情牆漫步村內,一幢幢青瓦白牆、馬頭翹角的畲族民居環村而立,質樸自然、剛健清新的畲族歌謠縈繞耳畔,濃厚的少數民族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把畲族群眾日常生活場景描繪在風情牆上,直觀地將畲族的歷史和傳統展現出來,來到村裡的遊客便能一目瞭然地瞭解畲族。”青龍鎮黨委書記方忠一邊走,一邊介紹道。

而在風情牆的盡頭,一片鬱鬱蔥蔥的荷花池塘正靜靜地等待著遊客,近400年曆史的藍氏宗祠及花崗石水井彷彿訴說著村內歷史變遷。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由村委會牽頭,我們將村中百餘畝土地進行了流轉,種植上荷花,打造成荷塘君子景點,適時推出採蓮藕摘蓮子等項目吸引遊客體驗。”元龍畲族村黨支部書記藍勝平告訴記者。

據瞭解,宗祠及花崗石水井已被列為“大餘縣不可移動的文物建築”,近年來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和修繕。同時,村委會組織村民對村內多棟畲民房屋進行了復古靚化,在保持原貌的基礎上,改造成頗具畲族特色的旅館和民宿供遊客餐飲及住宿。至今,該村的畬民還從祖輩處沿襲傳承著舞獅、四門拳等寶貴的傳統文化,村內上到八十多歲的老人、下到五六歲的孩童,練功習武,蔚然成風。

建章立制,持續管理促發展

以美化內外環境為抓手,元龍畲族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認真開展環境改善工程,提升群眾整體居住環境。目前,全村16個村小組通組道路全部得到硬化和綠化,完成95%的農戶入戶道澆築,在荷塘邊、村部周圍及藍氏宗祠旁新建了旅遊休閒廣場,豐富村民的業餘生活。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正值農閒時分,記者在該村的休閒廣場看到,村老年體協正組織村裡的老年人在門球場打門球,村裡的廣場舞隊伍自發地在廣場上跳舞鍛鍊身體,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在我們村沉迷打牌、打麻將等不文明行為減少了,村裡人都追求著健康、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談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村民藍平平深有感觸。

為著力建設生態秀美鄉村,元龍畲族村全面開展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組建了一支12人的村級保潔員隊伍,配齊清運車等保潔工具。在村內規劃安裝了88套太陽能節能路燈,修建垃圾池16處、垃圾處理廠1個,家家戶戶擺放移動垃圾桶,引導村民養成垃圾分類收集、及時清掃的良好習慣。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我們在村內規劃建設了鄉風文明園,制定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開展身邊好人、文明家庭、文明衛生戶等先進典型的評選活動,設置十大好人榜,用典型示範帶動全村上下積極參與到村內環境保持的行動中來。”方忠說。

做旺產業,助力村民奔小康

在村中開設製作塑料花、藤椅的扶貧車間,建成蓮盛蔬菜基地和金元稻香合作社,打造荷塘鄉村旅遊扶貧基地,引導村民發展農家樂和民宿……近年來,元龍畲族村重視產業發展,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如今,村內200餘名農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年增收上萬元。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在該村藍屋荷塘基地,記者見到了正在忙碌的郭文祿。去年,在鎮村幹部幫助下,郭文祿流轉了310畝水田種植蓮藕,年產值近200萬元。今年他擴大了種植面積,十餘戶貧困戶在基地務工,對於村裡未來的發展,他充滿信心。

大餘這個少數民族村,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抓住被評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有利契機,我們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豐富旅遊休閒模式。”藍勝平高興地告訴記者,“這兩年,村裡新修建了賞荷花木棧道、釣魚休閒池塘、鄉村騎行道路、畲族民俗祠堂,精心編排了荷仙舞、龍獅舞等特色風俗舞蹈,把製作好的畲族米酒、炸蓮藕、芋包子等畲族美食放在景區售賣。村裡的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