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院女醫生劉亞靜,帶您走進“雪山神祕國”尼泊爾!

哈院女醫生眼中的

“雪山神秘國”尼泊爾

哈院女医生刘亚静,带您走进“雪山神秘国”尼泊尔!

尼泊爾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北與中國相接,其餘三面與印度為鄰,總面積14.7萬平方公里,跟我國遼寧相當,約2850萬人。在世人眼裡,它曾是一個貧窮、落後的代名詞。而在深度旅行愛好者眼裡,它是無法替代的最美嚮往,還曾被BBC評為“一生必去的世界50個目的地之一”。

2017年,哈勵遜國際和平醫院磁共振科的劉亞靜,作為第十批中國援尼泊爾常駐醫療隊隊員奔赴尼泊爾,在那裡工作、生活了一年的時間,親眼見證了那裡的人文景觀、風土人情——

哈院女医生刘亚静,带您走进“雪山神秘国”尼泊尔!

劉亞靜參加的第十批中國援尼泊爾常駐醫療隊駐地醫院,建在尼泊爾南部奇達旺地區的巴拉特普爾鎮,距首都加德滿都140公里。2017年2月21日,劉亞靜和16名隊員飛抵加德滿都後,立即乘車前往駐地。雖然距離並不算遠,但在這個道路崎嶇的山國,加上不時的山體滑坡,他們足足顛簸了10多個小時才到達。顧不上休息,他們馬上“安營紮寨”,開啟了援尼之旅。

巴拉特普爾鎮是個規模不大的普通鎮子,是尼泊爾政壇常青樹柯伊拉臘家族的家鄉,半個世紀以來,這個顯赫家族已先後出了三位首相,巴拉特普爾鎮也由此聞名。1960年,時任首相B.P.柯伊拉臘還曾來中國訪問,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這位首相去世後,為紀念他,中國政府1998年在巴拉特普爾鎮援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尼泊爾B.P.柯伊拉臘紀念腫瘤醫院,並派駐援尼醫療隊以幫助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經過20年的發展,這家尼泊爾衛生部直屬公立腫瘤醫院已成為尼國內最大的腫瘤專科醫院,是尼泊爾國家癌症預防中心,涵蓋內、外、婦、兒、皮膚、心理、牙醫等27個科室,腫瘤科和創傷外科為其優勢科室之一。從1999年5月河北省向尼泊爾派遣第一批援外醫療隊以來,中國已陸續派出了10批醫療援建隊伍,其中第十批援外醫療隊隊員由我省各三甲醫院的胸外科、腺體外科、婦科、中醫、影像等專業醫生組成,劉亞靜就是其一。

醫院佔地面積很大,院區裡種植著荔枝林、芒果林,景色非常別緻,分為醫療工作區和生活區,主體建築系中國政府規劃援建。到了駐地後,劉亞靜和隊友們被安排在醫療隊專用公寓裡,每人一套小面積的兩室一廳住房,設施雖然老舊但比較齊全。醫療隊有獨立食堂,但是食材單調,蔬菜水果單一,季節性強。加之當時地震後中尼西藏吉隆口岸不通,部分生活物資不能及時從國內調配,給醫療隊的生活帶來不小的困難。即便如此,在那裡的一年裡,劉亞靜和隊友們齊心協力,積極投身於受援醫院的各項工作,為患者解除病痛。他們結合臨床積極開展創新項目,幫助醫院成功組建了核醫學科;聯合放射科積極組織、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受援醫院開展的關於腹部及泌尿系統CT腫瘤分期區域培訓會議;幫助啟動並推進了中尼婦幼保健試點項目,有效加強了中尼兩國在醫療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由於有中國醫療隊的幫助,醫院實力及名氣很高,除了尼泊爾人,鄰近的印度人也會慕名而來尋醫就診。假期裡,劉亞靜和同事們還經常赴各地,為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工作人員及家屬、中資機構員工開展大型義診活動。

給當地人看病,讓劉亞靜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們對於醫生的尊重。在那裡,不論是門診還是病房,就醫秩序井然,醫生能夠耐心細緻地為患者服務,患者也能積極配合診療,醫患關係和諧而又富有親情。

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

劉亞靜介紹,在尼泊爾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也是很讓人享受的。尼泊爾經濟並不發達,不管是居住環境還是生活方式,大都保持著原生態的樣子,生活節奏很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心態也特別沉穩。久而久之,這種生活態度也感染了劉亞靜,讓她平添了份恬淡和釋然。

剛到駐地的第一個夜晚,劉亞靜躺到床上,突然聽到窗外傳來唧唧的聲音,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大壁虎歪著腦袋跟她“打招呼”。這還不算什麼,還有更讓她心跳的。她回憶,駐地周圍是濃密的野生林,平日的夜晚,會有成群的豺到醫院附近轉悠。為了壯膽,醫生們便養了幾隻狗。每當遇到豺來侵犯地盤,狗群就會英勇出擊。約摸半小時,“火拼”便有了結果:狗群有時得勝歸來,一個個神采煥發;有時則會慘敗被咬得頭破血流。不過,輸贏似乎並不代表什麼,豺還會再來,狗會照樣追……就這樣來來回回,時間久了,他們竟也習以為常了,並學會了和那裡的大小動物們和睦相處。

因為氣候溼熱,野外的小蟲子也特別多,人們走在路上,經常就會遇到螞蟥、蜱蟲等。同事再三提醒劉亞靜,外出獨行一定不要穿越小路,因為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遇到蛇大搖大擺地經過。而城鎮裡的猴子、烏鴉、黃牛更是司空見慣,親密地與人為鄰。

在巴拉特普爾小鎮,人們過得都很隨性,生活愜意而又節奏緩慢。附近村子人們有住別墅的,有住平房的,也有住茅草屋的,即便是別墅,裡面也就兩三張床。不管經濟條件好壞,人們家門口大多會放一套木桌椅。每到下午,大家就走出家門,一邊沐浴著陽光,一邊喝著紅茶聊天。村子裡房屋並不集中,房屋四周就是主人的田地。田地不多,人們勞動強度不大。最好看的是收穫的季節,一壟壟粉色的蕎麥花配著金黃的油菜花,遠遠看去,像一幅美妙的畫卷。尼泊爾的孩子們最喜歡踢足球和盪鞦韆。在尼泊爾城鄉,到處可見四根竹子挷在一起的鞦韆架,三三倆倆,錯落有致,而只要有一小塊平地,就有孩子踢足球,他們臉上洋溢著快樂。

生活幸福指數很高

假期裡,劉亞靜和同事們也會到遠處走一走。尼泊爾的髒亂差世界有名,即便是城市街道,也曲折、狹窄、混亂,充斥著猴子、流浪狗、乞丐和煙塵。不僅如此,因為供應不足,市區還會經常停電停水,居民每天早晚都要自帶水桶去固定的自來水點排隊接水。

雖然並不富裕,但尼泊爾人的幸福指數很高,他們的幸福感來自根植於內心的信仰。全國絕大多數信仰印度教,也有少數的佛教、伊斯蘭教和錫克教等宗教派別。在尼泊爾遍地都是廟宇、佛像以及象徵溼婆神的林伽。人們懷著虔誠的心穿梭於城市的喧擾和繁雜中,但僅是一個街道之隔,又是另一種天地的安靜、祥和。尼泊爾一年中大大小小的節日有300多個,大部分是宗教節日,國家法定節假日超過50個,節日填滿了歲月,尼泊爾人幾乎全年都沉浸在歡樂之中。最隆重的是9月與10月之交的宰牲節,熱鬧如同中國的春節,全國放假15天慶祝。

醫療隊初來這裡,就趕上尼泊爾最色彩繽紛、最歡樂的傳統節日——灑紅節。人們無論相識與否,走在街上都可以相互拋灑紅粉,每個人的身上、臉上都五顏六色。如果你被淋成了一隻紅色的落湯雞,千萬不能生氣,因為尼泊爾人視紅為吉祥如意的象徵。

除了眾多的節日,尼泊爾還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全世界8000米以上的雪山有14座,尼泊爾就擁有8座,因此也被稱為雪山王國。潔白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金色的廟宇、古銅色的臉龐和被綠色淹沒的熱帶雨林,讓這個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成了全世界旅行者心中最重要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在納加廓特,坐在山頂的觀景臺觀看喜馬拉雅山脈,看著太陽慢慢落下山頭,感覺那一刻整個世界都是你的;在博卡拉,這裡有著美麗的雪山魚尾峰(安納普爾那山峰)與費瓦湖,背上滑翔傘在空中自由翱翔,這裡是全世界揹包客的天堂;在奇旺國家森林公園,騎著大象漫步在熱帶叢林裡,看著奔跑的野生動物,與自然進行最親密接觸;在加德滿都谷地,有歷代王朝修建的數目眾多的宮殿、廟宇、寶塔、殿堂和寺院,堪稱“寺廟之城”。這裡有許多世界一流的文化遺產,包括杜巴廣場、猴廟、帕斯帕提那神廟和博大哈佛塔,讓你盡情體驗歷史與宗教的烙印;在佛祖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每天都有無數的朝拜者,虔誠的佛教徒不遠千里,穿過崇山峻嶺,越過急流峽谷來到這兒,獻上各自的禮物,表達真摯的心意。而無論你在哪兒,最容易看到的就是尼泊爾人的微笑,那麼善良淳樸,處處可以感受到暖意。

人很受尊重

中尼友誼源遠流長,不僅僅是醫院,這裡的水電站、公路、機場、太陽能項目等等也都是由中國援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尼兩國友誼和合作不斷擴大加深。走出國門,你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給予的強大力量。劉亞靜告訴記者,在尼泊爾,本地人對中國人都很友好,你說聲“CHI⁃NA”,在很多場合會受到優待;帶著中國護照,好多景點都會免去門票。中國的電子商務也延伸到了這裡,加德滿都的許多商家,都可以用微信或者支付寶支付。

身在異鄉,對於自然災難的應急處理,最能彰顯一個國家的力量。去年8月中旬,尼泊爾南部連續大雨,河水暴漲引發洪水和泥石流,橋樑沖毀,包括112名中國同胞在內的700多名遊客被困奇特旺。得知消息後,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立刻啟動緊急預案,領事官員第一時間奔赴現場,一方面積極組織被困人員撤離,一方面調集中國駐尼泊爾醫療隊、尼泊爾軍警等相關力量全力救援,中國被困人員第一時間被祖國提供的直升飛機接走,洪災現場唯可見中國力量。那一刻,正如電影《戰狼2》所展現的那樣:中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第十批中國援尼泊爾常駐醫療隊工作的一年裡,促進當地醫院醫療水平邁上了新臺階,加深了中國和尼泊爾人民的友誼。劉亞靜坦言,自己收穫了很多,但心裡的愧疚也很多:孩子無論學業還是生活,都是正需要媽媽的時候,家裡裡裡外外所有的事情,都由愛人一個人操持。

一個人為國家奉獻的背後,是一個家庭的默默支持。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像劉亞靜一樣在對外國際交往中努力付出的同志,才成就了世界對中國人的尊重,讓我們向這些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哈院女医生刘亚静,带您走进“雪山神秘国”尼泊尔!

身著莎麗服的劉亞靜

衡水晚報記者 褚鳳娜

實習生 葛晨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