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財政”正在顯效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速企穩跡象明顯,但下行壓力並未減弱。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投資延續回暖態勢,基建投資和地產仍是主要支撐,預計一季度GDP增速達到6.3%,全年GDP增速約6.4%。

新年伊始,我國財政政策繼續加力提效,地方債發行提前,財政支出加快。與此同時,基建投資補短板力度加大,各地重大項目集中上馬,為穩投資營造了良好環境。郭曉蓓認為,固定資產投資在基建投資漸進復甦和房地產投資高位提升支撐下繼續企穩回升,延續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回暖態勢。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張海冰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寬財政政策正在顯效。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已開始回升,僅從今年前兩個月來看,國家發改委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申報基建投資項目金額為31562 億元,同比增長30.90%。從工程機械超出預期的銷售情況也可以明顯看出,基建投資拉動效應正在顯現。

“一季度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企穩,一些潛在風險得到進一步緩解,特別是對民企影響較大的股權質押貸款風險得到有效緩解,股市上行趨勢使得平倉壓力得到緩解。”張海冰表示,由於紓困政策開始起效,預計一季度大概率為全年經濟增長低點,後續三個季度的經濟走勢或逐步觸底反彈。

談及貨幣政策,郭曉蓓表示,今年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強化逆週期調控,年初全面降準、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核標準調整,以及創設定向中期借貸便利(TMLF)等連續投放大量流動性,為經濟平穩增長打下良好基礎。

不過,今年第一季度我國製造業投資出現回落。郭曉蓓分析稱,從結構上看,2月份以來,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轉為大幅負增長,原本持續在10%以上增速運行的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以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均轉為有史以來罕見的負增長。

總體而言,即使有季節性因素存在,製造業投資疲弱態勢也已初步顯現。郭曉蓓表示,受制造業拖累,民間投資也有所回落,今年前2個月民間投資自2018年以來首次回落至8%以下,這表明投資內生動力存在不足。

此外,張海冰認為,消費增速出現企穩跡象,仍要在收入分配上向勞動力和居民傾斜,確保消費引擎動力不減。同時,今年第一季度部分行業存在的顯著投資亮點,包括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值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