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青春都有美好的回憶 《年少,不知情》第二章

願青春都有美好的回憶 《年少,不知情》第二章

二 重溫

一輪新日冉冉升起,一束束光柱穿透樹葉落在小路上;一群群孩子背上書包走出家門,踩踏著路面上斑駁的樹影,向著學校前進。

小志放開了小麗的手,他決定從此永遠放開,再也不牽著她的手上學了。雖然他已經習慣牽著她的手上學,不牽手會讓他很不舒服。小志答應小麗的媽媽,要保護小麗,這樣她媽媽才答應把小麗嫁給他。那時候小志已經明白那是大人的玩笑話,可他並不把保護小麗作為玩笑對待。雖然其他玩伴不停地調侃他和小麗,他還是在玩伴面前故意裝作無所謂的樣子,裝出英雄救美時非為美的氣定神閒。放手,並不是他向玩伴妥協,他更多因為不想讓小麗受到委屈。有時他知道自己臉皮很薄,在玩伴每次調侃他和小麗的時候,他的臉一陣紅一陣熱。以前他也放開過她的手,後來他又鼓起勇氣抓了起來。抓起後他發誓再也不因為別人的嘲笑而鬆開。這次鬆開小麗的手不僅因為同齡人的玩笑,還因為小志覺得自己大了。他說不清怎麼大了,不是長高了,自己每年都在長;不是長胖了,自己這兩年確實長胖很多,自己從沒有因為肥胖而自卑、傷心、痛苦、苦惱,自己沒有減肥的意願。他說不清為什麼,總感覺自己不再是小時候那樣的孩子,自己大了。

過了一個暑假,小志和小麗都上了初中。暑期補課的時候小志已經知道自己和小麗沒有分到一個班,小志並沒有覺得有多麼遺憾,這樣的距離讓他感覺很好,很妙。初一總共就兩個班,他們還是被分在了兩個班,沒有什麼好說的。課間若有偶遇,兩人總能相視而笑。放學回家,學生隊伍分成了兩波,男生一波,女生一波。女生在前,男生殿後。女生嘻嘻哈哈男生可以耳聞,男生打打鬧鬧會找女生作為掩護。

推推搡搡,嬉嬉鬧鬧,一年又一年,村裡的玩伴有的輟學了,有的留級了,學生越來越少。學校被迫關閉合併到鄉一中。小麗選擇了初二留級,小志選擇了升入初三。小麗在二樓左邊,小志在一樓中間。在新學校相見甚少,一週一次的回家路上,也匆匆而回,又匆匆而來。週末的作業壓縮了玩耍的時間,他根本沒有時間去找她,也不好意思去找她了。

初三時,小志喜歡上了班長梁俊傑。也不能叫喜歡,好感更合適。他對她產生了好感,並沒有向她表示什麼。遠遠地坐著,遠遠地看著。她是他小學一年級時的同學,她的爸爸是他們一年級時的數學老師。二年級時她隨著爸爸的調動離開了他在的學校。初三他因為學校合併再次和她分到一個班,他從老師一次次的點名裡記起了她,她卻不能從名字裡想到他,小志初中就換了新名字。他沒有去和她攀談,告訴他們曾經就是同班同學。初中生靦腆,或許她能記起他是她的同學。每個都在書山上攀爬題海中游刃,與時間賽跑,同同學爭先。對梁俊傑的那份情感隨著筆墨傾瀉在日記本上。一天一記,三天一記,半月一記,最終忘記。忘記在腦海裡,不,時常可以想起,想起自己對這個女孩有過愛慕。忘記在時間中,不,過了幾十年總能記起,記起如初戀一般的她。不過,她在也沒有出現在他的日記裡,那種情絲也可有可無地消失心底。

中招考試,梁俊傑順利考入了縣一中。小志自知學習不好,選擇了不參加中考等待來年復讀。所以在梁的畢業合影裡始終找不到小志的身影,在小志第二年的合影裡也不能找到梁的身影。

復讀那年的初三,小麗被分到了四班,小志被分到一班。也許接觸越來越少,也許年齡一天比一天大了,他們相互微笑變成了低頭而過。在小志的心裡沒有誰能代替小麗,像親人、鄰居、朋友、發小……戀人——不,不是戀人,一個他說不出的感情的人。

小志無暇思考幼時的感情,他拼命把自己埋在書堆裡。他時刻告訴自己,今年已經沒有退路。雖然沒日沒夜地在題海里掙扎,青春的思緒總時常光顧心間。這時班上有一個倩影牽動他的眼,她的一舉一動,都能在他明媚眼球裡晃動。他同樣把這個倩影埋藏在心底,像梁一樣隨著時光前行成為青春路上的美好回憶。

非典那年的高考對小志來說非常幸運,為控制非典傳染,教育局決定把中招考試考場就地安排,各校考生在各校參加考試。這無疑給怯場的同學非常大的方便,小也感受到了這一方便。經過三天的考試他順利打開了縣一中的大門。接到通知書的時候他並沒有想起先行一步的梁俊傑,他知道她不過是她青春路上的一段美好的情感寄託人。畢業離校時,他沒有像那個倩影表達愛慕,甚至最基本的離別親近都沒有,他心裡沒有要表達情誼的衝動。還有小麗,他習慣了長大的她,靦腆的她,若即若離的她。他不想在學習的道路上多出一些感情的糾葛,哪怕是小麗也不行。他開始意識到考大學是重中之重,沒有考上大學一切都無從談起。他時常告訴自己,三十歲結婚最好,慢慢地他立志三十歲再結婚。有幾次面對村裡大嬸的玩笑話,雖然沒有像“二愣子”那樣告訴要給他介紹對象的大嬸自己不需要老婆,可他還是給大家說了他要三十歲再結婚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