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每天一到七點整,我們就會聽到兩個主持人的聲音,他們就是新聞聯播主持人。說到央視的新聞聯播主持人,讓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曾經的央視一哥,羅京。羅京是一位優秀的主持人、播音員,一張“國”字臉,讓人影響深刻,可是最終還是沒能鬥得過病魔,因病去世了,享年48歲。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羅京是1961年5月29日,在北京市的朝陽區出生,就學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系,在畢業之後便進入到中央電視臺工作,與趙忠祥、宋世雄合稱為“播音三巨頭”。是《新聞聯播》的金牌主持人。在2008年7月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於是暫停了一些工作,在人們來看他的時候,他心裡心心念唸的還是他的那個演播廳。在2009年6月的時候,還是因病去世了。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在羅京去世後的追悼會上,播音界的同行和一些普通的群眾都自發的前來送他最後一程,人數多達上萬人,而且那些常在春晚舞臺上演出的馮鞏和蔡明也都前來相送他,可見他生前的人緣有多好。羅京在1983年開始主持生涯,一直到2008年8月,期間一直是兢兢業業的,其業務能力得到眾多人的讚賞,他的聲音也陪伴了一代人。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羅京在去世後,遺體被安置在北京的萬佛華僑陵園,這座陵園是一座園林式的墓園,可以提供親屬紀念、旅遊觀光等。羅京的墓地在陵園的一個小角落裡,墓碑是用黑色的大理石建造的,在上面寫著“羅京”二字,以及他的生辰八字。在墓碑之上還刻了遺址話筒,羅京的大半輩子就是和話筒在打交道,這一隻話筒既是他榮譽的象徵,同時也詮釋了他的一生。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在墓地裡,還有一個羅京的半身石像,石像中的他表情嚴肅,目視前方,與我們在電視之中看到他的情形是一樣的。羅京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嚴肅的表情,記得有一次,有人問羅京會笑嗎?羅京微微一笑,幽默的開口道:是攝像機不讓我笑。生活中的羅京有說有笑,性情隨和,與工作中的他簡直就是大相徑庭。在羅京石像之下的石碑上,還刻著他的生平事蹟。

實拍羅京墓地:溫潤的聲音陪伴一代人,墓碑上的話筒詮釋一生

一休道觀點:生命是頑強的,同時也是脆弱的,誰能想到那個看起來表情嚴肅,聲音溫潤,常常在準時準點出現在我們面前的羅京會突然之間就不在了呢?所以我們還是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的生命,珍惜眼前人。而那些已經失去的人們,他們將會永遠的存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大家對此有什麼想說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