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崇禎上臺之後,很快就誅了魏忠賢,閹黨也被一掃而空,連原來依附魏忠賢的一些人,也紛紛被貶逐出朝,地方上曾經巴結過魏忠賢的人也惴惴不安,感覺到了末日。同時,崇禎大力收羅閹黨當權時被打擊和壓制的清流士大夫,主要也就是東林黨。

但到崇禎四年的時候,他就不得不承認,他的用人政策出了問題,閹黨未必全都不能用,東林也未必全都是好人,尤其是,東林黨雖然反對魏忠賢,但讓他們當權,未必能比閹黨幹得更好。道理很簡單,在臺下的時候批評別人是一回事,上臺了要自己幹,是另一回事。

在這之後,崇禎就開始恢復了之前用太監監軍的做法。只不過,崇禎本人比較勤政,太監領袖王承恩也算是忠貞能幹,所以太監還沒有太怎麼壞事,大體上都是服務於崇禎的政策的,在地方上也主要是監督崇禎的政策實施,尤其是監視領兵的將領。

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但崇禎用人的策略很成問題。基本套路是,剛一開始,一番談話,忠貞可嘉,完全無保留的信任。稍微出點問題,朝廷有些批評的聲音,他就頂不住壓力了,就要追究責任,就要甩鍋給別人,讓大臣背鍋,然後就是推出午門問斬。

比如袁崇煥,一開始一聽袁崇煥說五年可以平遼,立刻視為朝廷干城。結果皇太極稍微用了點小陰謀,施了個反間計,他就中招了,立刻相信袁崇煥是壞人,是內奸,就把袁崇煥拉出去砍了。

他之所以如此憤怒,就是因為他覺得他對袁崇煥很好,結果袁崇煥背叛了他,他不能忍。更重要的則是,皇太極繞開關寧防線,長途奔襲北京,北京一度戒嚴,朝廷上的輿論都認為要追究責任。而崇禎自己怕擔責任,必須要找人背鍋,剛好來了袁崇煥是內奸這個消息,立刻就把袁崇煥拉出去砍了,搪塞輿論,保住自己繼續英明偉大光榮正確的光輝形象。

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但要說崇禎最信任的人,還得數楊嗣昌。用孟森的話說,楊嗣昌就是個小崇禎,而且他在任期間的做法和行事風格也和崇禎非常像,一開始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意見,出了問題就到處甩鍋,不肯擔一點責任。等到楊嗣昌兵敗,他其實也清楚,就算是他自己不自殺,崇禎也會甩鍋給他,還不如自己自殺保全名節。

這之後,朝廷就沒什麼敢言直諫的人了。殺袁崇煥,殺熊廷弼,殺陳新甲,被殺的幾乎都是他自己曾經非常信任的人,而這些人最後又得為崇禎背鍋,這就給朝廷大臣要給強烈的信號,要在崇禎手底下幹活,最好是不出主意,不提意見,悶聲大發財就算了。

所以,最後剩下還能一直混著的人,就是那些從不提意見,從不出主意,看上去特別聽話的人。任何時候都是皇上英明,皇上說啥就是啥,皇上說對就對,錯了也對,皇上說錯就是錯,對了也是錯。也沒有人敢負責任了,哪怕是有能力,也不願意出力了。多幹多錯,少幹少錯,不幹不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到最後明朝都要完了,崇禎還不忘甩鍋,還要說,我不是昏君,我就是被大臣們所誤。這就是說,他都要上煤山的歪脖樹了,還沒學會反思自己,還沒學會承擔責任,還是想著自己英明偉大光榮正確,別人都是蠢貨。他還沒有意識到,他自己到最後的幹部政策其實已經變成了不問能力如何,只問聽話與否的地步。

都這時候了,他也沒想過,他信任大臣的時候,就要求大臣一點錯誤都不犯,一點疏漏都不能有,只要有一點過錯,前面天大的功勞都要一筆勾銷,就要全面否定。這樣的人,除了不說話、不幹活的那種人之外,還有誰能做到?尤其是打仗,勝敗乃兵家常事,連一點點失敗都不能容忍,哪怕是孫吳再世、白韓復生,也做不到。

任何時候都不會缺乏人才,只是缺乏發現人才的能力和機制,以及培養人才的機制。明末也一樣。不是說明末就沒用能幹的人了,當然也有,但這需要環境,尤其是需要能夠容忍他們犯錯誤的環境,只要不是原則性的、根本性的錯誤,都應該都一定的包容。

小說:明朝末年不是無人可用,而是能用的人都被崇禎自己殺完了

崇禎的辦法剛好相反,一點也不容忍,一個也不寬恕。每一個能用之才拉出來用幾天,犯了錯誤,你有罪,拉出去砍了,換下一個,過一陣子又這樣。一開始,這種方式還可以視為整肅紀律,時間長了,紀律倒是樹立起來了,但人才也被自己砍完了,就剩下你一個人英明偉大光榮正確了,也就差不多該玩完了。

就這樣的皇帝,還說自己不是昏君,連一點點自我反思能力都沒有,只想聽別人誇他英明神武光榮偉大,一點都不肯吸取失敗教訓,如果他是承平時代,還可以混混日子,但在明末這種大變局面前,如果他不亡國,那就太不科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