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我國唯一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遠不撤離,義務為祖國守護邊疆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在我國西部帕米爾高原上,居住著這樣一個少數民族,名字叫塔吉克族。他們是古代東伊朗人的後代,是中國唯一的純血統的歐羅巴人種,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白種人。據最新的人口普查,目前塔吉克族總人口約4萬人,超過80%集中居住在新疆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塔吉克族被人熟知的最大原因是因為,塔吉克族士兵世代自願擔負其協助邊防官兵守衛祖國邊境的任務,被人們譽為“帕米爾高原上的雄鷹”。在塔吉克族的傳統文化中,鷹的地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一些重大節日中,鷹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如果你問塔吉克族人關於邊防的故事,他們會給你說一大堆發生在祖國邊防線的故事。塔吉克族牧民是一支不在編制、永不撤離、義務為共和國守邊的部隊。他們始終處在最前沿,是我們國家的第一道防線。可以說,塔吉克族人們的每座氈房都是哨所,每個塔吉克族牧民都是流動的哨兵。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塔吉克族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民族,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左右。其先祖是是如今阿姆河上游居住的巴克特里亞人的土著居民。唐朝初期,這裡隸屬於安西都護府的管轄,此後塔吉克族先後接受吐蕃、喀喇罕王朝、西遼、察合臺汗國等管轄。滿清入關之後,清朝在帕米爾東部塔吉克族聚居地區設色勒庫爾回莊,實行伯克制。也就是說,從古至今塔吉克族一直中華民族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前面筆者提到塔吉克族世代為祖國守衛邊疆,這不是一句空話。由於塔什庫爾乾和帕米爾高原地勢非常複雜,邊防官兵的巡邏範圍很大,於是塔吉克族同胞自願擔任起為祖國守衛邊疆的責任。舉個例子,1891年,在沙俄的支持下的中亞浩罕汗國發起了對帕米爾高原的入侵,當時清政府無暇西顧,結果塔吉克族自發進行反抗侵略者的入侵。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中日合拍的紀錄片《絲綢之路》中的關於《兩條通往帕米爾之路》這段中,我們看到了塔吉克族民兵的強悍一幕。在紀錄片中,我們看到一群一群身穿民族服裝的塔吉克民兵和解放軍進行軍事演習對抗,從中我們能真實感受到塔吉克族民兵的守衛祖國的決心。

引用塔吉克族同胞的一句話,一個農牧民的居住點,就是一個哨所;一位農牧民就是一個邊防哨兵。他們是不帶槍,不拿薪金的戰士。”祖國西部邊境的安寧,有塔吉克族同胞的貢獻。

中國唯一的白種人居住西部邊陲永不撤離,為祖國守護邊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