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云冈石窟

中国从这里走向大唐

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经典杰作——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同时与印度阿旃陀石窟、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称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在四大石窟里,个人认为保存最好的便是云冈石窟,并且,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石窟”,而是泥塑造像。只有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才是真正的石刻造像。

由于旅游淡季,部分石窟进行封闭维修,云冈石窟博物馆也不开放,所以门票也进行了折扣。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文保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世界文化遗产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2窟,寒泉洞,三层方塔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3窟

第三窟内一层雕刻的是“西方三圣”,主尊为阿弥陀佛坐像,高10米。两侧为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立像。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曾经石窟的大门(大佛寺山门)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5窟,坐佛,是最大的佛像,高17米

让人气愤的是,5、6窟内禁止游客拍照,每个窟都安排了两名安保人员值守。但是,窟内的灯光很不合理,照度极强,而且直接照到窟内的塑像上,既不利于文物的保护又不利于游客的欣赏。(其实彩绘只是明清两朝的补绘)不知道这是保护文物还是破坏文物。如果游客拍照,不开闪光灯,对文物有伤害吗?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窟外的壁画


第5、6窟是最精彩、最蔚为壮观、最具代表性的石窟。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非常震撼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华丽的第5、6窟

北魏文成帝令沙门统昙曜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据说是要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无限;而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15窟,空洞是盗窃后所留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16窟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19窟

第19窟是昙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也是云冈石窟第二大造像,高16.8米,三世佛主像释迦呈结跏趺坐,面容慈祥,端庄稳静,是北魏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征。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第20窟

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达13.7米,面容丰满端庄,双肩宽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结跏趺坐状,手示呈大目如来"定印"状,定印是表示禅思,使内心安定的意思。据说释迦佛在菩提树下禅思人定,修习成道时,就是采用这种姿势。露天大佛象征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拓跋珪。如今,他的形象成为了云冈石窟的标志。


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电视剧《锦绣未央》,便是讲述北魏朝的故事。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著名的龙门石窟,也是在迁都洛阳后,由孝文帝下令开凿的。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西部石窟,大部分不对外开放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这就是北魏的气魄。吞吐万汇,兼纳远近,几乎集中了世界上几大重要文化的精粹,熔铸一体,互相化育,烈烈扬扬。这种宏大,举世无匹。由此,大唐真的近了。大唐之所以成为大唐,正在于它的不纯净。北魏,为不纯净的大唐作了最有力的准备。想起了歌德说的一段话:人类凭着自己的聪明划出了一道道界限,最后又凭着爱,把它们全都推倒。推倒各种人为界限后的大地是一幅什么景象?北魏和大唐作出了回答。——余秋雨《从何处走向大唐》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向往的大唐。大唐从哪里来?请来这里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而我的答案是,正是有了北魏一朝孝文帝的改革,鲜卑族与汉族同化,历史才有了一系列的变化。而大唐皇家李氏,正是鲜卑族和汉族混血的结晶。

最后,如果你想知道云冈石窟与希腊文化的渊源,请来寻找答案吧!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长城云冈上堡

游客长城下,饮马长城窟。

看到这里,你或许会问,这个也是长城吗?是的,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我也只曾去过八达岭长城与居庸关,相信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本次探访的,便是“长城”之外的长城。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长城示意图(来源于网络)可见大同的重要性

云冈堡,是长城军堡,分为上下二堡,下堡在石窟正前方,现已不存。上堡在云冈石窟的正上方(其实在一个景区里),建于明万历二年(1573年)。而大同地区,由于地理的特殊,更是拥有72座军堡!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从卫星地图(baidu)看云冈上堡,最右边还有一个烽火台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远望,沧桑的长城军堡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堡中只有一个祭天的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南门瓮城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堡子全景

沧桑的长城,守卫着我们的家园,不该被遗忘!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观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



观音堂

天上飞来丈六观音

观音堂其实只是一座小寺院,原本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由于石窟游览完时间尚早,又在前一天看到了介绍,便临时决定前往这座在云冈石窟到大同城区路线上的寺院。

但就是这样一座小寺却以其谜一般的历史、奇特的建筑和在佛教造像史上具有某种开创意义的巨大密宗石雕等,让任何人都不能因为其规模而轻视它。也给了我几个小惊喜。

惊喜一:去之前,网上的资料显示观音堂仅仅为省级文物单位,而实地探访过,才得知观音堂已晋升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说明了观音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及其过人之处。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文保碑

惊喜二:观音堂山门前的明代三龙壁,是大同市唯一的一座双面琉璃龙壁。壁长12米、高6米、厚1. 2米。令人奇怪的是,南面正中间的龙是最小的。网上解说有镇水之意。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双面三龙壁

惊喜三:精美的唐代(初步认定为)石刻塑像。

观音堂石雕,是一组非常完整十分罕见的汉传密宗组合群像。它是现在存世的最早的圣观音加八大明王大型组合石雕。而且是唯一的站姿明王组合和仅见的非石窟类佛寺中的石雕群。初步认定这组石雕,刻成于唐武宗灭佛后的公元9世纪后半叶到10世纪初,属于唐代密宗作品。这组雕像,于金大定时(1180年)由甘肃炳灵寺石窟移至西京大同,同时建观音堂供奉。石雕技法成熟健劲,意蕴丰厚饱满,体量高大庄严,是极为珍贵的艺术作品。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6米高的石雕观音立像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降三世明王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威德明王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殿,清代建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观音堂旁边的烽火台

在观音堂待了很久,被这些石刻雕像吸引,迟迟不肯离去,真的是不虚此行!通过与工作人员交谈,得知每天来这里的人很少,淡季的时候,甚至一天只有5个人,感慨,希望更多的人来看看我们的国宝~


善化寺

古寺新景

善化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同城内西南隅。始建于唐。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大普恩寺,俗称南寺。整个善化寺善化寺寺院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左右对称,是全国现存辽、金时期寺院中布局最完整的一座。

善化寺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唐宋时期寺庙!


个人认为,善化寺拥有比华严寺更多的古建筑,非常精彩,非常值得前往~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文保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山门外的五龙壁(明)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山门

善化寺山门,金代建筑,面阔5间,进深4架椽(2间),单檐庑殿顶。在同时期的建筑中,山门使用规格最高的庑殿顶,是全国寺庙中规格最高的。同时山门面阔五开间,不少寺庙主殿的开间还不及此山门的规格。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三圣殿

三圣殿,是善化寺的中殿,殿内中央三尊像为“华严三圣”,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其斗拱只复杂,梁思成先生称赞:“伟大之斗拱,深远之檐出,屋顶和缓之斜度,稳固庄严,含有无限力量,颇足以表示当时方兴未艾之朝气。”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的主殿,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为辽代建筑(全国仅存的八座之一)。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殿内正中供有五方佛像。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雄宝殿内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普贤阁

普贤阁,金代建筑,座落在三圣殿与大雄宝殿之间的西侧,面阔3间(实2间),进深4架椽(3间,实2间),歇山顶,是中国仅存的几座早期楼阁建筑之一。另外据最新考证,普贤阁很可能是唐代建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善化寺的喵喵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善化寺的喵喵

有他们的存在,给古老的寺院带来了一丝活力~

刚刚得到最新消息,自2月16日期,九龙壁(¥10)及善化寺(¥50)正式取消门票,免费开放,欢迎大家前来探访~

大同又有两处文物景区取消门票



大同古城

两汉名塞、北魏京华、辽金西京、明清重镇

大同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梁陈方案的践行者,2008年初,大同提出“一轴双城,分开发展;古今兼顾,新旧两利;传承文脉,创造特色;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名城保护基本思路,正是梁思成先生那永远闪烁着时代光辉的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实践。立足古城搞保护,跳出古城求发展,把保护与发展分开,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寻求两全其美、互利共赢之路。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规划,大同开始了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工程的实施者——耿彦波(耿拆拆),大家对他也是褒贬不一。诚然,在复兴工程中,出现了很多破坏了文物,或者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事件,但历史不就是由人创造的么?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说吧!

2300年前,赵武灵王开疆拓土,在大同地区建立代、云中、雁门三郡。西晋永嘉七年,即公元313年,拓跋部首领代王猗卢定汉代旧平城为代国南都。天兴元年,即公元398年,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凭藉历史的契机,边陲平城走到了时代的最前列,在将近一个世纪中成为中国整个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夏向往和仰慕的圣地。北魏王朝的崛起,结束了中国北方自东汉以来长期动乱分裂的局面,形成了民族和文化的大融合,确定了中华特色的多民族发展的历史走向,开启了大唐盛世走来的序幕。自辽重熙13年,即公元1044年始,平城作为辽、金西京,历时久达190年。具有帝都王气文脉的大同,历史上作为京都、陪都的时间长达410年。进入明代,平城作为大明帝国神京门户,巍然军事重镇,由徐达大将军督造,在魏、唐、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增扩而成今日遗存之明代古城。辉煌的历史为大同积淀了深厚的城市记忆。漫漫岁月,大同遭受过无数次战争的洗礼,一次又一次受到重创,一次又一次重新崛起,一次又一次积累辉煌,打不垮,毁不掉,灭不了,是一座不朽之城。

另外,对于抨击大同城墙是假古董的我也想说一下,大同城墙修复之前是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夯土的。当年的西安城墙也是如此,只是保存的要更完好一些,西安城墙1984年开始修复,也存在和大同城墙一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城墙,甚至在城墙里还有豪华办公室、网吧、宾馆、商店,真是让人痛心!这也是西安城墙一直申遗不通过的原因。

城墙的复建,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人为的割裂了城墙内外的联系,城门开的太少(4个门,8个门洞),造成交通的极为不便,对游客非常不友好,另外,城门洞及城墙内的环城路,也仅仅是单向通行,对车辆也很不友好。即便是西安城墙,开了18个门,还是对交通存在影响,但真的比大同要好得多。我们不能因为复古,而不考虑现实的问题。这样直接导致了古城内有一些萧条,原有道路被城墙隔断,也造成了城墙外的萧条。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南门(永泰门)城楼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东门(和阳门)城楼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东门内修复碑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城内破败的古民居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还有人住的挂牌古民居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法华寺及寺内白塔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复建的代王府,还没有完工,只能远望


公元1392年,18岁的朱桂从首都金陵,(现在的南京),来到北方军事重镇大同担任代王,成为明初九藩王之一,有段时间代王府一直被称为“天下第一王府”。代王府坐北朝南,呈长方形。东西宽260米,南北长690米,面积达17万平方米,内有宫殿屋宇约800间左右。有4个门,正门名端礼门,东门名体仁门(东华门),西门名遵义门(西华门),北门名广智门(后宰门)。


但实际上,经历朝代更替,代王府实际仅剩前门照壁(九龙壁)及后门广智门(后宰门)留存,其余都毁于清初。可惜的是,代王府复建比原来的规模大了1.5倍,导致九龙壁与广智门不在复建后的王府中轴线上了,实在是可惜!诺大的王府,变成了不符实际的影视城!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广智门(右),与新建的宫殿不在一个轴线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公交车站

个人非常喜欢大同公交车站的字体,用了大同特色的魏碑体,非常好看!很有古城韵味,值得其他古城学习~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8年)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此时书法是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书法体系,钟致帅称魏碑“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魏碑书法对后来的隋和唐楷书体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历代书家在创新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精髓。

可惜还没有完整的游览大同古城,只好留些遗憾给未来吧!


大同民俗文化展

火树银花不夜天

计划之外的行程,通过一路同行的小哥哥介绍,还有一个很精彩的民俗文化展,由京东及当地联合举办~核心内容便是非遗绝技打铁花了,那当然是要一睹为快了~

打铁花是一项古老的民间绝技,据说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它是当年炼铁匠人在实际炼铁生活中智慧的发现,当铁水熔化到1600左右白炽状,似水涌动,钢花飞溅,非常的绚丽壮观。长城铁花表演汇聚南北,发掘、整理、传承、创新了一系列包括击花、泼花、拍花、树花、龙门、流星铁花等多种打花方式。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二龙戏珠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二龙戏珠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惊涛骇浪

铁花飞溅,绚丽壮观

亲身感受,才能领略到这种激情!


向往已久的大同,终于在年前得以成行。行走在古城里,感受着历史的痕迹,不由得感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之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因为他的包容,宽大,不屈不挠。在一次次民族存亡的关头,有无数的英雄先烈们站起来,在大同这样的边关重镇里保家卫国。也正是有了一代代英明的帝王,开创了无数的盛世王朝,才能为我们留下这一笔笔宝贵的文物财富。当我们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时,更应该走进像大同这样的古城,去用心感受我们的先祖的创造!而能在屡次战火中留下这么多让人震撼的国宝级古建筑,让人肃然起敬,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当然,大同在文物保护中也存在太多不尽人意的事情,在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中部分地方,采取了一刀切的禁止拍照的规定,却忽视了日常对文物的保护,在这些地方,都有些共同的问题,便是灯光对文物的伤害,以及鸟粪对文物的腐蚀,问题很严重,希望能长点心吧!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云冈石窟的鸽子


大同城市记忆:古都平城,天下大同


华严寺大雄宝殿的鸟粪,工作人员也在不停的清洗地面

回到文章的标题,虽然这只是一句大同的旅游口号,但他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天下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如今,我们离先人的理想还有多远呢?


另外,让人印象很深的便是大同的蓝天,真的是很久没有见到这么蓝的天了,很舒服,这里的空气也非常棒,就是风有点大了~还有就是,中国五大面食之刀削面,就是大同的~

在日本人的心目中,长安是一座不朽之都,而在我看来,长安、平城,都是不朽之城! 日本的平城京(奈良),名字不仅仅只是巧合吧?而2008年的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工程,更是给了煤都大同新的希望!最后,希望大同能成功转型,把旅游业真正的做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