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隨著娛樂重心北移,港片黃金時代一去不返,tvb昔日輝煌難復,與優愛騰三巨頭的數次聯手也沒能突破出驚豔的新局面;在越來越“沒落”的境遇裡,tvb終於拿出了有望扳回一城的《鐵探》。

雙料影后惠英紅飾演女主,男演員方面袁偉豪、梁烈唯也都表現搶眼,更有許紹雄等資深綠葉加持,宣傳號稱“一部劇當五部電影來拍”雖然略有誇張,但《鐵探》的品相的確相當過硬。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儘管苦情戲略有放大煽情的嫌疑,儘管劇名“鐵探”讓人不知所云相當趕客,儘管每一集的回憶殺慢節奏太慢、且有局部小概率“注水”事件,整體而言《鐵探》依舊是近幾年中難得一見的優質港劇。

然而,“品相不錯”和“成為爆款”之間,依舊有一條巨大的鴻溝。

《鐵探》的吃虧,第一點在演員陣容雖然強大、但在內地都並非流量擔當,第二點在於劇情精彩跌宕、但在宣傳營銷上缺少話題性的爆點。當然,話題度上的不溫不火,並不影響《鐵探》可圈可點的質感。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首先,劇作剖開了有血有肉的灰色地帶,黑白對立不是一刀切的遊戲、而是人心人性的漫長考驗。

《鐵案》一開局,警方的臥底就遭遇生命危險、急需立即救援,而惠英紅和許紹雄飾演的兩位高管卻絲毫不為所動,無比鎮定討論著什麼時候出動才能將幾幫壞人一網打盡“利益最大化”,完全沒有立刻上前營救隊友的打算。

“正面人物”在做戰略部署時,考慮最多的是對自己升職有多大幫助、是如何能抓到“山狗”以報私仇,在公共利益和個人私慾私仇之間玩得遊刃有餘。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然而劇作並沒有將他們簡單處理成“被腐蝕的壞人”,作為隊伍裡的高管、中流砥柱,他們都沒有那麼偉大崇高的理想,而是充滿了現實算計和勾心鬥角的權利慾望,劇作不過度批駁、也不過分美化,以近乎“零度”的客觀姿態撕開了這層“人之常情”。

同樣,劇作中的臥底秉高,數次有變節的可能,劇作細膩展開了他面對的巨大的利益誘惑、遭遇的數次失落反差。人是選擇的造物,角色越善惡難辨、黑白難分,劇作對“人性”的透視就越深刻。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其次,《鐵探》在刑偵劇緊張刺激的節奏了,融入了濃郁動人的情感戲份,戀人、夫妻、母子、父女,複雜的人間況味令人唏噓動容。

臥底秉高從一個光輝正面的警察變成階下囚,無顏面對老母親,在勸說之下他終於鼓起勇氣去面對來探監的老媽媽,卻發現老母親已經得了老年痴呆根本認不出他。孤兒寡母變成了“囚犯和重病老人”,母子隔著監獄玻璃懷念起艱難歲月裡的溫情時光,最惦記的不過是一碗叉燒蛋飯,畫面情緒衝擊力非常強烈。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而惠英紅飾演的高級女警官,之所以一心追捕“山狗”,是基於這位罪犯殺死了她大兒子的私人仇恨。雖然劇中她的小兒子依舊活著、並且在她手下工作,但這位性格剛強彪悍、不擇手段的母親與溫和忠厚的兒子之間,也潛伏著諸多矛盾。母子一場,不論是死別還是生離,《鐵探》呈現出的情感張力,都格外叫人唏噓。


《鐵探》:一沒流量明星、二沒噱頭炒作,純靠品相硬核?


當然《鐵探》也並非是沒缺點,比如劇中臥底開槍打向惠英紅的流彈卻打中了很遠之外的男主,實在太過巧合;如此巧合的難立足事件,劇作還用故弄玄虛的敘事手法來揭露。為了讓男主中槍而中槍、卻無法同時安排好幾場矛盾,只能用“巧合”來圓邏輯線索,難免有些讓人失望。

但在注水劇作盛行、港片又式微的當下,《鐵探》的品相已然相當難得、值得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