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拜火教的出現,對後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小說:拜火教的出現,對後來的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

《王者天涯》第二卷第37章,寫到王子喬救下紅衣僧人阿難,然後阿難問他:“施主可曾聽說過拜火教?”

王子喬沒有聽說過。阿難唸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這裡離波斯三萬八千里,施主沒有聽說過拜火教,也在情理之中。一百年前,在波斯國一個貴族家庭,有個名叫瑣羅的人,二十歲時棄家隱居,在他四十歲那年,創辦拜火教,認為智慧之主創造了火,把無限的光明帶給世人,因此瑣羅把拜火當作神聖職責。後來信徒發展眾多,拜火教也成了波斯的國教。”

這段文字並非虛構。中國史稱祆教、火祆教、拜火教,實際是流行於古代波斯(今伊朗)及中亞等地的瑣羅亞斯德教,這是基督教誕生之前,西亞最有影響的宗教,也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曾被伊斯蘭教徒稱為“拜火教”。

瑣羅亞斯德(前628年~前551年)是該教的創始人,比《王者天涯》一文的主角王子喬(前565年-前549年)大了差不多63歲。

史料上記載:瑣羅亞斯德出身於米底王國的一個貴族家庭,20歲時棄家隱居,30歲時受到神的啟示,他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拜火教,但受到傳統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歲時,毗鄰中國新疆和青藏高原西北部一帶的大夏(今阿富汗一帶)的宰相娶他女兒為妻,將他引見國王,此後,瑣羅亞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傳播。

拜火教認為“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拜火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

拜火教的出現,對後來的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有深遠的影響。在基督教尚未成為羅馬國教之前,羅馬國內流行的摩尼教就是該教的一個分支,奧古斯丁皈依基督之前,是摩尼教的信徒。在薩珊王朝期間(約226~851),被立為波斯國教。

史學家因其在歷史文化上的突出貢獻而稱其為“世界第五大宗教”。釋迦牟尼悟道後招收的第一批弟子就有瑣羅亞斯德教徒。

這也是《王者天涯》第37章中,這樣兩段文字的來歷:

“阿彌陀佛!小僧所念經文並非出自拜火教,而是《佛說大乘金剛經論》。小僧原是拜火教長老,後來受我佛釋迦牟尼的感召,轉投到佛陀門下,賜法號‘阿難’。小僧來中國,也是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紅衣僧人說得不急不徐。

在王子喬準備離開時,阿難又叫住了他,說道:“當年,小僧身為拜火教長老,一心拜火,後來遇到我佛,他對我說,‘不去覺悟人生的真諦,抱著追求某種慾望和私念去一味地拜火,是不能解除一切苦惱的,更達不到涅槃寂靜的大境界。’”

當然這些文字,包括拜火教在這裡出現,只是為今後的故事發展作了一個伏筆,敬請關注《王者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