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其實,說這位,還真不是一個好題目,也是過於寬泛,而今天所見對其定論,及公開材料,貶遠大於褒。獵奇也好,評述也罷,我特想聊聊這位,在中共情報保衛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請允許先拋開目前的歷史定論,就職業而言,做內衛審幹甄別的,很少有好結局,當ta走上這個崗位的一天起,就註定了樹敵無數,無論是內外的。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今天做個預熱,我們先從文化和私交上窺冰山一小坷垃?

在一篇《康生:為有才無德者鑑》(《名人新作》,杜衛東著,大眾文藝出版社)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善觀政治風向,窺領袖動機,本身只是一種能力,不決定有這種才能就一定會幹壞事。如果心地坦蕩,謀國謀忠,加上這種才能,無疑可以成為領袖的諍友,同事的智囊,下級的師長。相反,如果權慾薰心,私字當頭,又極易成為翻雲覆雨的‘弄臣’。可嘆康生就走上了後一條路。”

這也算是個評價吧。

就我個人淺薄的以為,一個政治人物,尤其是高層政治人物,其實,考量是否從其每個階段的歷史環境、政治環境中去窺。政治人物,很難說有“對錯”,不變的就是“成敗”。(我做好了被砸磚的準備了,別猶豫,該砸就砸)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這位,在文化圈兒給自己起了個筆名:魯赤水。和當時的中國傳統文化大師比高低。魯,既表明了自己的故鄉,又對仗齊,齊魯齊魯嘛。你是白石,我是赤水,還暗含著“赤水”這條在中國革命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河流意義。這是一個極其自負,又自制力極強,分析力和洞察力超於大多數政客的人。(下面就用魯赤水來借代吧)

他和李宇超之間的情誼就比較值得推敲。

李宇超,字任西,號越公,又號羽超,齋名倚夢樓,即“倚夢樓”主人。與魯赤水同是山東諸城人。而且是同年加入中共(1925年)。其後,魯赤水在任上海滬中區中共區委書記時,李則是滬中區委宣傳部部長;魯赤水為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時,李則任中共上海中央局秘書長。其後,魯赤水去了蘇聯,而李宇超則因為奉調去陝北之時,因環境惡劣,途中曾經失去組織關係一年。兩人在工作關係上,有十幾年沒有隸屬關係。

但建國伊始,魯赤水在相繼任中央華東局副書記、中央山東分局、山東省政府主席時,倆人又產生了交集。李宇超從河間地委書記任上,調華東局先後任華東大學副校長、山東分局統戰部副部長、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副省長等職。可以說,他們不僅是同鄉、同年入黨,更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同一機關、同一個系統工作,是同事、朋友、更是上下級的隸屬關係。

1962年,魯赤水調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李宇超在上海任中央華東局秘書長時,兩人自此在工作上再無隸屬和交集。關係之密切,長達幾十年。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李宇超

李宇超也是位書生官員,尤其喜愛收藏名人字畫,據知,郭沫若、沙孟海等人,曾贈過其書法作品;著名畫家吳作人、劉海粟、潘天壽等人的畫,他也多有收藏,在每幅藏品上,多鈐“倚夢樓藏”印。

而魯赤水作為其多年老友,又是文雅同好者,且實話說,造詣也是頗深的,送其作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1965年,魯赤水以“花枝俏”書法相贈的形式,向老戰友李宇超傳遞這一信息,其中既有“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意思,同時又蘊希望老戰友以積極態度,平安度過這即將到來的大風暴的希望。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作品來說,畫心紙本,行草書體,縱89釐米,橫45.5釐米,直書“花枝俏”三個大字。整幅結構嚴整,筆法蒼健有力,風格瀟灑俊秀)

1966年,李宇超就遭到殘酷批判、衝擊。魯赤水聞之,又贈其“樂觀主義”書作,意思仍舊要他抱著樂觀態度,接受衝擊的洗禮。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作品來說,紙本,立軸,縱72.5釐米,橫25.5釐米,是幅篆體書法。對這種篆法,書壇一般俗稱為“大篆”。在近三分之二紙面上,直書“樂觀主義”四個大字,左方三分之一紙面,款“宇超正。康生左手”,下鈐“康生左手”白文印。魯赤水很長一段時期故意以左手握手,並刻制“康生左手”印章,這是在政治信號上,表明自己是左派,而左手書法藝術上,對前人的挑戰。此四字字體疏朗,神韻外露,而運筆含蓄內斂,剛健蒼勁,同時融入了行草筆法和篆刻手法。書法凝鍊遒勁,氣酣灑落,大富有金石氣息,說明魯赤水對兩週金文及秦代石刻的熟稔精湛)

而當李宇超徹底被打倒,成了“牛鬼蛇神”、“反革命的資產階級當權派”時,魯赤水再手書送“樂大有禾”的書件,意味能接受“革命派”的“考驗”,即可有光明的前程。

【煙雲江湖】是奸,是雄,是奸雄?-康生的文化私交碎片

(作品來說,。畫心紙本,縱42釐米、橫32釐米。同樣是大篆書體,所書“樂大有禾”四字。款署也用大篆,書“左手”二字,下鈐“康生”兩字白文印,左下角鈐有“倚夢樓藏”四字收藏印。稱得上是名家名作。從筆法的瀟灑、蒼健,可稱魯赤水晚年佳作)

這一切都只是杯水之暖,無真正實質。

1968年,李宇超撒手人寰,冤魂九泉。

魯赤水以當時的位置,能救否?我個人推斷,不能。因為救就不是其人長期以來曾經能忍,能韜光養晦的內斂性格了。但如果以今天“輝格史”觀點並非很客觀的來說,在那個環境與時日裡,他亦能手書相贈,已經是最大的表示了。

好了,碎言碎語,想到哪說哪,得空兒就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