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神祕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在眾山環抱的蓬壺,有一座山峰因一峰獨聳、山勢險峻,特別顯眼,它就是馬德山。山峰位於白鸛山脈南端,海拔900多米。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在山之巔,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其中,它就是百丈巖,俗稱馬氏、馬寺。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閩南特有的“小泰山”


永春百丈巖

百丈巖,國家AAA級旅遊區,位於福建省永春縣蓬壺鎮境內的白鸛山脈南端。山峰稱馬德山,峰巔的寺廟俗稱馬氏、馬寺。寺前有五彩巨石,酷似向天燭火,因而亦稱百丈巖。它地理位置獨特,山勢險峻,登臨俯察,有如九天攬勝。放眼遠眺,村煙點點,桃溪蜿蜒,令人心曠神怡,素有"小泰山"之譽,因其一峰獨聳。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歷史由來

百丈巖,相傳為馬氏仙姑修道坐化之所。寺廟初建於宋代,主奉馬氏女,俗稱馬氏仙媽。據民間傳說,宋朝馬氏女入山修煉,為貧苦百姓治療疾病,其德感天動地,坐化後當地民眾塑像建廟,奉以香火,寄望仙姑廣佑眾生。歷經900多年的風雨滄桑,馬寺供奉的馬氏仙姑是閩南罕見的肉身佛,而馬氏信仰隨華僑下南洋,走出國門,在東南亞各國和港澳臺地區廣為流傳。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馬氏仙姑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一座神秘古樸的寺廟鑲嵌山中!泉州百丈巖,閩南的小泰山!


公主殿

百丈仙山的主廟叫公主殿,該殿宇系八十年代重建,磚木結構,古樸典雅,殿內雕刻精細,殿中供奉歷經千秋的仙媽真身,其臉部因長年香薰而變成黑色。文革期間,該尊佛像被當地善信秘密收藏保護,得以倖存。殿前兩旁建有小巧玲瓏的鐘鼓樓。主殿兩側為廂房,設有"仙鄉一渡",供遊客借宿或祈求仙夢之用。

鐘鼓樓

鐘鼓峰,其中一座頂部渾圓平禿,象一個圓鼓;另一座腰大頂尖,鐘鼓峰就象一口懸掛著的洪鐘。鐘鼓兩峰對峙而立,面對"馬氏仙姑廟"。每年正月和六月,百丈巖廟會,道士吹起"錫角",聲在山谷迴盪,彷彿鐘鼓和鳴,鐘鼓峰也就名不虛傳了。奇妙的是,換個角度來看鐘鼓峰,鍾峰儼然是一位戴著兜鍪的武將側面頭像,鼻眼畢肖,英武威嚴。而鼓山與後面的山體連起來,酷似一匹大駱駝昂首翹望東方。這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的自然現象。

馬氏仙姑廟

"馬氏仙姑廟"依山而架,廟雖不大,但也四壁生輝,香火旺盛。馬氏仙姑廟馬氏真仙菩薩位於殿堂的正中,左右擺放著兩尊菩薩是二妹和杜氏。廟後巖壁上凹處有個碗口大的溶洞馬氏仙姑廟。馬五娘座化昇天後,玉身還藏在洞內。現有梯子架在巖壁上,供遊人攀爬觀看,好奇者,可伸手去洞內摸摸,要是能摸到五孃的一隻繡花鞋,那就會交上好運。每年正月和六月的廟會,熱鬧非凡。本地及周圍縣市數以百計的善男信女,舞獅、鳴炮、敲鑼打鼓列隊來到這裡取火回鄉,祈求保佑一年風調雨順,家家平安。在廟宇前方的平臺往下看,腳下是奔流不息的桃花澗,澗水中有一塊小洲,形似一隻繡花鞋,據說這就是當年馬五娘昇天時被姑嫂抓下的那一隻鞋子。

交通提示

從泉州市區出發,經省道307線到達永春縣蓬壺鎮。另外,也可經高速公路在蓬壺出口下,前往鎮區。百丈巖位於該鎮的觀山村,離鎮區約15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