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1》

接触过不少对于喝岩茶跃跃欲试,却在门外迟疑不决的茶友。

一问为何?理由不外如下:

茶友A:岩茶学问太深了,不好弄懂啊!

茶友B:分类这么多的岩茶,喝着太麻烦了!

茶友C:岩茶太重口味了,不好喝!

嗯,最后一位茶友成功的吸引了麻花的注意,岩茶喝着太重口味?大哥,是你没有泡好吧?

山场正、根正苗红的岩茶,要是被冠上重口味的帽子,那真是太冤了!

再好的岩茶,不是怎么泡都好喝的,经过闷泡后的白茶,滋味上就是一场灾难!

盖碗冲泡武夷岩茶,需要做的是,出汤要快,快,快!

今儿,来聊聊岩茶中的常规话题,盖碗冲泡岩茶,出汤快慢影响有多大?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2》

岩茶冲泡,闷泡与快出水间如何抉择?

经过焙火后的岩茶,条索外观看起来黑黢黢的,不闷泡一下怎能有茶味出来呢?

某日,看到一位茶友的留言,真真竟无言以对。

黑黢黢的岩茶?在专业术语评定来说,人家岩茶那明明是叫条索乌黑油亮!

焙过火的岩茶,泡得时候要闷一闷才有味?

列位看官们,但凡喝过岩茶的,都会有一百个理由不同意吧。

闷泡出来的岩茶,那浓重苦涩的滋味,喝着能让人舌头上起一大层褶子,涩嘴不堪!

岩茶要闷泡后才好喝,这个谣传三人成虎 众口铄金,着实可怕。

诺,你看吧,不少人看到岩茶专业审评里用闷泡的方式泡岩茶,就认定了岩茶就该闷泡着喝。

一边在喝茶时涩得眉头都皱在一起,一边还阿Q式的自我安慰,不苦不涩不是茶,闷泡着喝更有味!

殊不知,岩茶在专业审评时,将岩茶进行闷泡,是为了找出岩茶的缺陷。

在一堆矮个子里,挑出个高的,在一堆被闷泡的苦涩浓重的岩茶里,挑出最不苦的,进行颁发桂冠。

用闷泡的方式检验岩茶品质,只适合在特定审评场合中,在日常喝茶中这样干,未免太埋汰好茶了。

哪怕是三坑两涧里的岩茶,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因此,在日常喝岩茶的过程中,还是以快出水冲泡为准。

冲泡岩茶,若想得出好茶味,出汤速度一定要快。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将岩茶泡出绝佳的风采,冲泡要诀无非是:

一、水质要好;

二、用沸水;

三、出汤速度要快!

在冲泡时,采用老规矩,110ml的盖碗,搭配8g的岩茶,注入沸水后,盖上盖子,即刻像瀑布出流般,快速倒出茶汤,在须臾片刻间,完成冲泡。

若是要精确时间,从注水到出汤,10秒内完成,手速快者,甚至5秒搞定。

冲泡岩茶,要练就快速出汤的泡茶功夫,无他,唯手熟尔!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3》

盖碗冲泡岩茶,出汤快慢影响有多大?

在负重不堪的骆驼上,多加一根稻草就能压死这个骆驼;

遥远的南太平洋上,一个扑棱蛾子多扇一下翅膀,就能引起一场风暴;

在冲泡岩茶过程中,出汤稍慢那么一会会,茶味就会变得大不同。

由此可见,量变引起质变,泡茶可是门有着不少讲究的学问,出汤速度快与慢,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里套用张爱玲的一句话很适合,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正确的时间里遇上刚刚好。

岩茶冲泡时间,也是如此,要掌握刚刚好的这个度。

在盖碗冲泡过程中,用快出水的方式冲泡,尤其是前三泡,快出水很关键。

焙过火的岩茶,在表面上有不少的内质物留存,若是一上来就将其拿来闷泡,内质物会过多损耗。

不仅使得一开始的茶味苦涩不堪,还会让茶变得不耐泡。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而用快出水的方式,更能保证岩茶内质物的徐徐释放,有张有弛,滋味更佳。

就像进行长跑似的,要不用点策略,一上来就傻乎乎的放开了劲死命的泡,泡到快终点的时候,才发觉,哎,完蛋了,没体力了,那不是很吃亏。

泡茶也是一样的,要讲究方法,才能将这些名贵的好茶,牛栏坑产的、马头岩长的等等,这些物宝天华造就下来的丰厚内含物质,在冲泡释放过程中,给安排得更清清楚楚。

这些高等级的正岩岩茶,若是在前三泡泡失误,后面的几道茶汤就很难再挽救回来。因为出汤时间没掌握好,把一泡好茶给泡废了,十分可惜!

在岩茶中,内含物质有不同的析出释放规律,一点点条件的改变足矣影响茶汤内含物质的构成。

冲泡武夷岩茶,快出汤是首要的条件,在正常的茶水比例上,110ml盖碗,8g岩茶干茶,在前三泡时,出汤时间延迟上那么一秒、两秒、三秒……都会导致茶汤滋味变浓重。

呐,你想呀,在奥运的游泳比赛上,差个0.01秒都能分出不同的名次,这泡茶时间差了好几秒,那滋味自然是不能比的。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摧毁一款岩茶品质的最直接方式,是让其闷泡。

闷泡出来的茶汤浓度过高,茶香不高扬,苦味明显,涩嘴不堪,喝着还刮舌头!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4》

岩茶冲泡快出汤,怎么做?

盖碗冲泡岩茶,要做到快出水,这是一大要诀。

快出水的要诀掌握了,但是具体的招式该如何呢?

这和武侠小说里练武功是一样的,光有心法,没有内功,怎么能练好?

盖碗冲泡快出汤,不少茶友,尤其是刚入门学泡茶的茶友,看到这五六秒左右快出倒出茶汤,就一个头两个大,要这么快,做不到啊!

且慢,莫要着急,来看看这盖碗冲泡快出汤的具体招式: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一、选用敞口大肚的盖碗泡茶。

盖碗,上有盖,中有碗,下有托。碗身与盖子是独立的两个个体,开口大小由泡茶者操控。

盖子与碗沿的距离远,则为开口大。开口大,水流的倾斜速度快,自然完成出水的效率高。

反之,盖子和碗沿的距离近,开口小,出水慢。

在泡茶时,选用敞口大肚的盖碗冲泡岩茶,就可以完成快速出茶汤过程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二、调整合适的开口,出茶汤!

敞口大的盖碗,在泡茶时,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开口。

但为了让茶泡得好喝,开口的大小可以控制在倾斜45度角。

这个适中开口大小,既保证出水快,又不会让盖碗里的条索全部倾倒出,影响品茶。

若是开口太小,水流如涓涓细流般,出汤需要花费十秒钟,这将错失黄金出汤时间,泡出来的汤,味道就浓了,甚至还是涩。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三、一手注水,一手出汤。

想当年,看到周伯通创出来的左右互搏大法,实在羡慕了一番。

当时的麻花在想,要是能练这套功夫,抄课文作业那就快多了,但终究没有掌握到精髓,就此作罢。

在一别经年后,在练泡茶时重新想起了这个左右互搏大法,一手注水,一手出汤,两不耽误,能快速的将茶汤彻底倾倒出来,妙哉!

茶友们若想练一练快出汤的泡茶功夫,不妨试下这套左右互搏法。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是武夷岩茶的标配,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5》

盖碗冲泡武夷岩茶,出汤速度是要快!

闷泡式的泡茶,不可取。

莫要看到了块像老虎的石头,就将其谣传成为真老虎。

泡茶也是一样,冲泡武夷岩茶,无论水仙、肉桂、大红袍,都要快出水!

要是用闷泡法泡岩茶,再好的茶,也会被泡得苦涩不堪,回天乏术。

闷泡出来浓重苦涩不堪的茶汤,不是好岩茶该有的本味!

只有冲泡快出水,才能品到好岩茶的庐山真面目。

若是担心快出汤,难度太大,不妨好好练这泡茶的招式。

这正所谓,泡茶功夫练得好,好茶总会跑不了!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