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四川這所大學擁有當時的"全國高校第一樓"!

在成都市成華區,有這樣一座地標式建築,以其獨特的蘇式風格和歲月刻畫的歷史厚重感,給遊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他就是

電子科技大學沙河校區的主樓。每每進入這所學府,人們總會被這座建築吸引目光。

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四川這所大學擁有當時的

時光回溯到1956年9月,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的電訊工程系、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的電訊系和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的無線電系合併創建而成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

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四川這所大學擁有當時的

1957 年竣工的主樓主體

1957年上半年,成都東郊聳立起一座雄偉莊重的蘇式大樓。這座大樓在當時以建築規模之大、建築速度之快,設計理念之新聞名。單就體量來講,1957年誕生的它,是成都最大的單體建築,在當時甚至號稱"全國高校第一樓"。論建築速度,不到兩年時間,建成面積超過26000平方米,依當時的基建水平來看,速度之快令人驚訝。而說到建築風格,延續了蘇聯建築特點,仿照"莫洛托夫動力學院"教學主樓設計,佈局嚴謹對稱,造型莊嚴雄偉, 內部設計以人為本,方便教學。八個高大拱門托起主樓門廊,地下室配備防空洞,教室採取斜坡式設計,大型教室裝置活動玻璃黑板,為方便示範教學在物理、化學實驗室附近配套階梯教室。

主樓接納第一批學生時,還未完全竣工。沒有桌椅,學生們在階梯教室地板上鋪了小木板,就坐下聽課,泥地鋪上架子床,半成品教室就成了師生們的臨時宿舍。老師和學生們,都對這座大樓,寄予了深切的期望,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親手磨成的水磨地板,就是他們汗水的最好印證,嶄新的主樓投入使用後,為在這所學校裡求學、生活的師生們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四川這所大學擁有當時的

沙河校區主樓

1956年10月21日,是電子科技大學歷史上的第一位"副博士"——劉盛綱,與這座主樓的第一次相遇,見到這座宏偉莊嚴的建築在短短几個月裡拔地而起,他激動的心情也正是廣大校友的一個寫照。在過去的63載春秋,這座大樓裡,走出了林為幹院士、劉盛綱院士、李樂民院士等多位傑出人才,他們的足跡,從這座大樓延伸到全國各地。帶著在這主樓裡求學時浸潤過的"求實求真、大氣大為"的校訓精神,為學術,為育人,為祖國,貢獻力量。

2001年開始,校方對飽經滄桑的主樓進行了大規模裝修改造,從外牆到內部管線全部整修更新,2002年9月起,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重新散發出年輕活力的主樓。

周恩來總理親自部署,四川這所大學擁有當時的

清水河校區主樓

2009年,電子科技大學新校區落成,總建築面積達八萬平方米。校區內新建成的主教學樓融合了當代建設風格和時代特徵,雖然內部設計風格相去甚遠,但其文化內涵和體貌風格傳承自原主樓,成電人眼中厚重、大氣、典雅的新主樓,不僅在2010年獲得了中國建設工程最高獎——"魯班獎",還入選了我國

"改革開放35年百項經典暨精品工程",成為全國32項"精品工程"之一。

今天,在成都的土地上,兩座主樓遙相呼應,一個見證了上世紀以來成電的成就,另一個則期待書寫成電人未來的拼搏景象,它們將一起見證成電人"求實求真、大氣大為",努力將電子科技大學建設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關注“成電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中國科學報、全國高等教育建築學術研究會議論文集、電子科技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