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歷史上,廊房二條以經營古玩、玉器著世,有“玉器古玩街”之稱。據說最興旺時,此街共有店鋪103家,其中90餘家經營珠寶玉器。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據1919年統計,此處加入商會的有金店1家,古玩店5家,首飾店11家,玉器店22家,佔據街面約80%以上。其名的字號有聚源樓金珠店,聚珍齋玉器鋪,恆林齋玉石作坊,同義齋,寶權號等。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1949年後,公私合營,店鋪改為民居。20世紀改革開放後,原來的古玩、玉器店大都改做販賣服裝與經營飲食的小飯館。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處在廊坊二條中間位置南北向的門框衚衕

廊房二條: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

門框衚衕夜色

大柵欄飲食中的小吃,必然要說說門框衚衕和曾經的小吃一條街。大柵欄街北側的門框衚衕老街北起廊坊頭條南至大柵欄,是條南北向很不起眼長約百米中間僅約有三米寬的小衚衕兒。就在這樣的小衚衕裡卻曾住過我國著名章回體小說大作家張恨水,張恨水一生勤奮寫作,筆耕不輟,在1930 至1933 年居住在門框衚衕12 號院裡,僅幾年就創作出了《啼笑姻緣》、《金粉世家》等好幾部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