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說過要想將設備利用率提到極致,就必須實施TPM。TPM是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的簡稱,中文翻譯叫:全員生產維護。而要想做好TPM,就離不開它的關鍵指標OEE。

今天螞蟻先生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TPM的關鍵績效指標OEE如何計算。

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 中文名稱:設備綜合效率。它包含了設備利用率、生產效率、產品合格率三個方面。相比於我們常用的設備故障率、設備停機次數等指標,OEE較為全面的定義了設備的實際產出效率。

下面這張圖基本上詳細解釋了OEE的計算方法。OEE=利用率X效率X合格率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這裡有幾個地方需要大家注意:

一、OEE僅計算計劃內的時間。什麼意思呢? 比如我們正常一週只安排6天上班,每天兩個班次,每班450分鐘。那麼我們計算單週設備“利用率”的時候,分母“作業時間”就是等於6X2X450。

二、什麼樣的停機算作“停機時間”?在“利用率”計算中的停機時間是指“非計劃停機時間”,通常包含故障、換模、調試、等待物料等。

這裡大家一定會問:為什麼換模不屬於計劃停機時間?這裡螞蟻先生要跟大家科普一下:TPM與我們日常所說的保養不同。TPM不僅僅關注於保養,還關注於改善。 TPM也不僅僅關注於設備本身的改善,還包含了附屬夾具、工藝流程等改善。在精益生產中,換模實際上是不產生價值的行為,因此需要不斷地降低換模時間。所以換模停機需要計算在內。

那麼5S是否屬於停機時間呢?這要看計劃時間是多少。比如計劃每班需要花10分鐘做5S。那這十分鐘屬於計劃停機,不需要在計算內。 但如果操作者花了15分鐘才做完5S,則多餘的5分鐘屬於非計劃停機,需要計算在內。

三、效率=計劃加工時間/實際加工時間。

計劃加工時間就是零件數量乘以我們的標準機器工時。比如我們的標準機器工時是5分鐘加工一個零件,我們需要加工20件。則計劃加工時間=5X20。

如果實際加工花費了120分鐘,則效率=5X20 / 120

OEE如何統計呢?

首先,需要打印OEE登記表,由現場操作者進行登記。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同時,將工藝員給的標準機器工時錄入工時表。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每週,組長將每週現場登記的數據錄入到記錄表中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刷新報表後,即可得到我們的OEE報表。

以上表格樣板可以登錄到蟻在雲端工程師社區網站進行下載。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如果你發現OEE沒有達標,可以看看分析表中的原因在哪。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如果您統計出的數據不知道是好是壞,那一起來看看世界級標杆的數據吧。

不懂OEE,別說你搞過生產管理

不過螞蟻先生還是要提醒您,85%只是個參考。有些設備不需要換模,很容易就超過90%了。而有些設備換模很多,很難達到80%。因此做TPM實際上是跟自己比。不斷地讓自己的設備變得更好,才是TPM的精髓所在。

如果您想學習更多有關TPM的知識,可以登錄網易雲課堂或騰訊課堂搜索我們的課程,也可以登錄蟻在雲端網站與我們交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