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他是中科院院士,曾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部長。他曾在三尺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他上課深入淺出,深受學生的歡迎和愛戴。

他在衛星數字圖像處理研究方面,發展了邊界決策、訓練樣地分析、圖像分類、圖斑綜合、生物量估測等理論和技術。他研製成功中國最早的遙感衛星數字圖像處理系統,發展了遙感綜合調查和系列製圖的理論和方法,領導編制了第一部再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與系列製圖技術規程

在分類系統、製圖比例尺、技術流程、專題圖種類等方面具有開拓性和創造性領導的“三北”防護林遙感綜合調查課題在空間遙感應用規模、技術難度和時間要求上均取得突破。

他就是長安大學校友徐冠華院士

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個人簡介:

徐冠華,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畢業,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遙感應用學專家,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偉倫太空與地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1971年至1979年在長安大學(前身之一西安地質學院)任機械專業教師

春播桃李,艱苦歲月終成才

在“文化大革命”的歲月中,徐冠華被推薦到西安地質學校工作,地校領導與徐冠華接觸後如獲至寶,根據本人的意願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安排他擔任高等數學和材料力學課的教學工作。徐冠華安心地開始三尺講臺上的教師生涯。

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他白天給學生講課,晚上則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孜孜不倦地吸收新的科學知識。為了學生,也為了自己,他樂此不疲。徐冠華家住在學校附近的友誼路西藏駐地質局療養院,每天他騎著一輛除了鈴不響、其他部位哪都響的破舊自行車,穿梭在各教學樓之間,給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他講課深入淺出,學生們都非常愛聽。徐冠華在西安地質學校工作了8個春秋。他教過的學生,如今許多已成為專家學者、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

徐冠華原來學過俄語,為了更好更多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他又自學起了英語。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徐冠華得到了充實提高。1979年,徐冠華調離西安地質學校,遠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從事通感數字圖像處理研究。從此,他的人生髮生了新的變化,直至擔任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

重回故地,心繫學校發展

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2019年陽春三月,徐院士一行回到了長安大學,他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徐冠華表示陝西是自己的第二故鄉,非常感激長安大學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為他提供了穩定良好的工作環境。西安地質學校的任教經歷,是徐冠華人生經歷中的一個插曲。對於這段經歷,他不無感慨地說:“

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是西安地質學院收留我。以後只要是為學校的發展需要我做什麼事情,我義不容辭。

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在調研座談會中徐冠華院士談到,“當今重大的科研成果大部分都源自學科交叉,學科交叉是主要的創新源泉,也容易出創新性成果,這對任何高校都是機會。”他鼓勵大家要善於發現新的學科增長點、新的交叉點,注重地球科學與計算機科學的交叉,並表示

將會繼續關注和支持長安大學的發展

從普通教師到科技部部長,徐冠華院士與長安大學的不解情緣

徐冠華院士人生經歷坎坷,在國家政治動盪時期依舊沒有放棄專業,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數十年如一日耕耘在遙感應用學領域第一線;在進入政界後,他始終秉承著一名學者的恆久之心,為國家科學技術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作為

長安大學傑出校友,徐院士心繫母校發展、助力人才培養,在長安大學校史上譜寫出濃墨重彩的光輝華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