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當你看見震撼的聖.索菲亞大教堂被簇擁在一堆毫無美感、充滿喧囂的商業大廈中,不遠處東北大媽大叔在叫賣自拍杆和十元大烤腸的時候,你千萬不要驚訝。或許這在哈爾濱人的眼中,實在是一副正常的畫面,這樣的畫面,讓哈爾濱顯得真實而不做作。

關於哈爾濱的評價有很多。

記憶最為深刻的是這樣的一句:哈爾濱市一座矛盾的城市。明明是一座省會城市,卻更像一座二線城市的某種突圍。充滿俄式細節的建築隱匿在這個城市急不可耐的現代化腳步中,那種現代化不同於北上廣的光線,而是充滿著混亂、掙扎和無奈。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哈爾濱的經濟衰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不是新聞。可是,這一切,哈爾濱人並不關心。

他們自若而悠閒,賣烤冷麵烤麵筋的大爺大媽,永遠熱情要和你嘮嗑的出租車司機,他們幽默而風趣,永遠給外來人帶來這個城市最為直接的印象。所以說哈爾濱是一座矛盾的城市,不是沒有道理。

去到哈爾濱,一定會去的兩個地方,是中央大街和聖索菲亞教堂。

聖.索非亞大教堂是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拜占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始建於1907年。初時是沙俄的一座隨軍教堂,後來在此基礎上修建了一座全木結構教堂,1911年又在外面砌了一層磚牆,形成了磚木式結構。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當然,跟很多歷史建築一樣,長存的過程中必然伴隨著修修補補。1923年9月27日,聖·索菲亞教堂第二次重建,歷時9年,於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為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富麗堂皇,典雅超俗,宏偉壯觀,通高53.25米,建築面積721平方米,可容納2000人。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2000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組織擴建了哈爾濱市建築藝術廣場、中心休閒廣場及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建設工程。並於當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擴建後的建築藝術廣場面積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廣場面積36154平方米。

這便是這座教堂的變化史,其身上能夠體現的,或許也是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歷史流程吧。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而關於中央大街的歷史,其實可以追溯到1898年。當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城市建設,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盡是荒涼低窪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於是中東鐵路工程局將沿江荒地拔給散居哈爾濱的中國人,至1900年即形成“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哈爾濱的建築風格龐雜,文藝復興、巴洛克、日式、折衷主義等等多種風格,大概71棟。俄式建築很多,但是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多,中央大街附近幾乎都是,但是很多主幹道其實也只是後期做的外景牆。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提到哈爾濱的特色食物,第一個飆出腦海的,一定是紅腸。但其實,很多哈爾濱人都說,哈爾濱真正好吃的,是燒烤。

然而很可惜的是,紅腸跟哈爾濱燒烤,我一樣都沒有吃到。這對於一個以吃貨自居的我來說,無異於一場失戀。

此次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此。

哈爾濱這座城市的變遷,真的緩慢。或許寒冷的冰雪,連同歷史進程的腳步都給凍住了吧。所以,當我來到這座城市,拿出父親當年的一些照片對比之時,我的口中充滿了驚歎。

當年的哈爾濱是何等的輝煌。曾幾何時,全國最高學府選址是中央欽定哈爾濱的;遍佈的重工業和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哈藥集團,給這座城市帶來了繁榮;而製片廠和電視臺,在當時也是尤為的出名。

但是現在,很多人都說,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過去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看著父親鏡頭下的,十幾年前的哈爾濱夜晚,我的感概也是頗多。

哈爾濱的夜晚是美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它充分向我們展示了身為東方小巴黎的傲嬌與獨特。

那個時候的哈爾濱跟我現在所見的,還是略有不同。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的哈爾濱,純粹而美,如今的哈爾濱,多了煙火氣,少了除塵之美。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東方小巴黎哈爾濱,是一座委屈的城市,帶有無限對曾經輝煌的追憶


我想,很多跟我一樣不生活在東北的人都會有著這樣一個感覺,對於邊疆之地的記憶和歷史的瞭解,是斷斷續續的。史家的筆下,佔據大量筆墨的,往往也是中原之地。我們因缺少了解而無知,因無知而帶有偏見。

只有當我們對這座城市開始好奇的時候,我們才會把我們的目光挪到這座城市,這個時候的我們,才會拋開東北只有二人轉的偏見,放下所謂的來自南方人環境和生活的自負,來好好的感受下這座城市的脈搏。

而只有當我們親身感受過這座城市的風情和脈絡,我們才會知道,只有經歷才能治癒。

對於哈爾濱這座東方小巴黎,我感受到更多的,是遺忘和離開,是對歷史的沉浸和回味。

充滿味道,耐人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