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HDD還是SSD?

如果你的NAS支持使用SSD固態硬盤,你會選擇全HDD還是全SSD

···

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機械硬盤HDD」和「固態硬盤SSD」各有優缺點

SSD:運行速度快;消耗功率少;產生的噪音、振動和熱量低;不會產生壞道

HDD:容量更大;價格相對便宜;使用壽命相對更長

所以當運行需要更高隨機IOPS的應用程序或將大量數據寫入非連續塊(例如,OLTP數據庫和電子郵件服務)時,構建全閃存會讓你心情更舒暢,但是存儲空間容量可能會需要妥協減少,而且還會讓你吃土還不起花唄…

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別方,有SSD緩存

想容量和速度兼得?你可以選擇在NAS中創建SSD緩存,讓你的NAS一些盤位上大容量HDD,一些盤位上SSD來組建SSD緩存。SSD緩存提高存儲空間和iSCSI LUN(包括常規文件和RAID上使用所有硬盤容量的LUN)的性能,從而提高隨機讀寫速度,並大幅降低I/O延遲率

SSD緩存是SSD中閃存芯片上頻繁訪問的數據(也稱為熱數據)的臨時存儲空間,較低延遲的SSD可以更容易地響應數據請求,以加快讀/寫速度並提高整體性能。

*請注意,由於大型順序讀/寫操作(如HD視頻流)缺少重新讀取模式,因此此類工作負載模式無法從SSD緩存中獲益。

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像是桌面型DS918+、DS1819+等都支持SSD緩存,創建SSD緩存有以下兩種模式:

【只讀緩存】:經常訪問的數據會存儲在緩存中以加快隨機讀取速度。由於它不參與寫入數據,因此即使SSD發生故障,數據也相對安全。

【讀寫緩存】:與只讀緩存相比,讀寫緩存將數據同步寫入SSD。為確保數據安全,至少需要兩塊SSD來設置RAID 1,以允許一塊SSD的容錯。但如果損壞的SSD數量超過RAID配置中的容錯能力,則會導致數據丟失的風險。

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如何選擇SSD?

有些小夥伴們知道,SSD寫入數據的頻率越高,其生命週期就越短。所以在選擇SSD時,應該仔細查看兩個參數來評估SSD耐用性:TBW(太字節寫入)DWPD(每天驅動器寫入)

TBW表示可以在整個生命週期內寫入SSD的累計數據量

DWPD表示在保修期內每天可以覆蓋整個SSD的次數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轉換TBW和DWPD:

TBW = DWPD X 365 X保修(年)X容量(TB)

DWPD = TBW /(365 X保修(年)X容量(TB))

舉個例子,假設一塊SSD容量為2TB,保修期為5年。如果DWPD的等級為1,則表示接下來的5年內每天將2TB的數據寫入其中。基於上述等式,TBW數字將為1 * 365 * 5 * 2 = 3650TB。所以最好在達到3650TB之前更換它。

如果你的NAS日常使用多密集型任務,那麼建議使用企業級SSD以確保能夠承受大量寫入活動。因為消費級SSD的DWPD數字通常低於1,不能承受持續的讀/寫工作負載。相比之下,大多數企業級SSD的DWPD都在1到10之間,因此可以提供更好的耐用性。


NAS內存容量

除了SSD耐用性之外,還應該考慮SSD緩存的內存要求。由於SSD緩存需要一定量的系統內存,具體取決於緩存大小,因此如果要安裝更大的SSD緩存,則要升級NAS內存。為了保持系統穩定性,1/4的預安裝系統內存會被分配用於SSD緩存,如果缺少內存將限制SSD高速緩存大小。

舉個例子,由於1 GB SSD佔用大約416KB系統內存(包括可擴展內存),2 X 128GB SSD只讀緩存(總共256GB)需要至少104MB內存,而2 X 128GB SSD讀寫緩存(總共128GB)消耗52MB內存。

NAS不夠快?那就上SSD享受如火箭般的體驗吧!


而如果你的NAS具有PCIe插槽,還可以考慮安裝支持SATA和NVMe SSD的雙M.2 SSD擴展卡,避免佔用硬盤盤位同時加快數據傳輸。

當然,選購SSD除了以上幾點,還要記得參考兼容性列表

最後要注意,創建SSD緩存之後,不要隨意插拔SSD和擴展卡,以免造成數據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