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嚮往成熟,卻往往走錯了方向

一、

很多人常常感慨,活了這麼多年了,自己的心還是很不成熟。

這種感慨往往出現在工作或是情感方面發生變故的時候,感慨的同時往往也伴隨對於自己無能的懊惱。

心的成熟意味著一個人能夠全面、客觀地看待和處理事情。這種能力是人們所向往的。關於成熟,很多人認為只要經歷了足夠多的事情,人自然而然便會成熟起來。

沒錯,閱歷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備條件,但卻不是必要條件。因為閱歷對於有些人來說叫做閱歷,而對於有些人來說僅僅不過隨意流逝的生活。

人們嚮往成熟,卻往往走錯了方向

人們往往有一個錯誤的認知,那就是閱歷就是時間的沉澱,活了四十歲的人肯定比活了三十歲的人成熟,正如那句話所說:“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都多。”這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但其實,真正的閱歷不是你遇到過多少事情,而是你是否足夠用心對待你所經歷的事情,能否不斷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鍛鍊自己看待問題的能力。所以年長的人遇到過的事情或許比年輕一些的人要多,但閱歷卻真的未必。因為當你無心留意身邊的經歷的時候,那麼心和思想的成長必然會不同步。

二、

於是,有人似乎明白了,原來如何變得成熟呢,便是要從遇到的事情中獲取經驗。

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畢竟孔子在《論語·子罕》中說過:“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多聽多看,選擇其中好的方面加以吸收。就是在見聞細節上去尋求讓心成長的法門。

但其實,這樣的用功方向反了。真正的法門是在心上下功夫,反求諸己,將心發向見聞來打磨和驗證。

人們嚮往成熟,卻往往走錯了方向

陽明先生的弟子歐陽崇一曾有過類似的疑惑:“竊意良知雖不由見聞而有,然學者之知,未嘗不由見聞而發。”良知雖然不是由見聞所生,但人們學到的道理,卻都來自於見聞呀。

對此,陽明先生回覆道:“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意思便是良知雖然不是由見聞而生,但見聞卻是良知的作用,因此良知不滯留在見聞上,卻也離不開見聞。

這段對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首先我們明白,心學範疇的良知便是我們的心,我們一切行動的主宰,也就是我們的意識。往常我們對於見聞的理解是多見多聞,心中也就越發充實。但其實,見聞皆不過是心對於外物的一個反應。

那麼在心對於不同見聞產生反應的階段會產生很多種不同的結果,而這個時候心便要進行分辨了,到底哪些反應是好的,哪些是壞的。

人們嚮往成熟,卻往往走錯了方向

舉個例子,我們坐公交車的時候上來一個孕婦,有人選擇讓座,有人選擇假裝玩手機沒看到,而有人則視若無睹無動於衷。那麼按照孔子的理論我們便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學習讓座這個優良品德。

而這個“擇”的過程,看似是通過別人不同表現學得的,讓自己懂得了禮讓的品德,但其根源則是心在這個選擇的過程中得到了光明,這裡“為善去惡”的進行選擇便是前面所謂對心下功夫的過程。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一正一反也沒什麼區別,都不過是學會了禮讓的品德嘛。”

《大般若經·法性品第六》記載:“犬唯逐塊不知逐人,塊中不息。”這是一則故事,人向狗扔去石塊,狗只看到石塊而不去看扔石塊的人,於是被耍的團團轉。

我們也是一樣,如果凡事只盯著事情看,只知道從見聞細節上探求道理,那隻能是就事而論,換下一事依舊不知所以然。而如果遇到事情都從心中下功夫,去探尋如何讓心在眾多的事中進行合理的選擇,這便如同看著人而不是看著石頭,那麼無論如何扔石頭,都不會被戲耍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何對心下功夫呢?其實不過“致良知”三個字。

既然明白了要從心出發進行合理的選擇,那麼合理的選擇便是格去私慾後心中良知自然而然做出的決定。

人們嚮往成熟,卻往往走錯了方向

依舊是坐公交車的例子,看到孕婦我們的第一反應絕對是要讓座的,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假裝不讓或是熟視無睹的情況呢?因為他們心中自私的情緒摻雜在了心對於行動的支配過程中,導致行為產生了不合理性。

而我們下功夫的目的,便是克服隨時滋生在心中的私慾,以求按照最為符合心之本意的方式進行選擇。

長期保持這種用功的方式,來一事便下一次功夫,過一日便下一日的功夫,心便會漸漸變得明白透亮,擁有了越來越中正的處事原則,擁有了對事情越來越清晰的分析能力。

這樣過去的時間才叫沉澱,這樣經歷的事情才叫閱歷,而這,也正是心逐漸成熟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