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2012年末,上海博物馆元青花大展云集了国内外近四十家收藏机构的90余件元青花展品,是有史以来元青花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甚至被坊间称为“千年等一回”。

众所周知,在中国青花瓷器中,元青花的名气最大,地位也最高。元青花的历史既悠久,但又十分的年轻。悠久是在于他是烧造于元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说它年轻,是因为对于它的研究只是从上个世纪中叶才开始的,通过几十年来不断研究认识,才使元青花这一种类别的瓷器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公认。

90件元青花瓷器将按“传世精华”、“中外交流”、“出土佳器”和“遗存残踪”四个专题进行展示。除上海博物馆馆藏的10余件元青花外,还有分别来自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国内的文博和考古机构的展品,参展单位30余家。

据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介绍,上海博物馆此次能够凑齐这90件元青花展品实属不易。元青花的生产时间只有短短几十年,国内外的传世作品数量不太多,且分属多国收藏保存。早在10年前,上海博物馆就有筹办元青花大展的意愿,但上博馆藏元青花仅10余件,于是该馆通过两年时间,向江西省博物馆、高安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武威市博物馆等文博机构以及海外的英国大英博物馆、伊朗国家博物馆等借展。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元 流落海外的国之瑰宝

英国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藏

高63.6厘米

瓶盘口,长颈,瘦腹,台足,颈部两侧各附一象首环耳。形制高大魁伟。胎质洁白,釉色透明,青花色泽靓丽浓艳。自口至足共绘八道纹饰,分别为缠枝菊花、蕉叶、云凤、缠枝莲、海水云龙、海涛、缠枝牡丹以及杂宝莲瓣,层次清晰,繁而不乱。颈部蕉叶纹之间书有纪年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证明此瓶原为寺庙供器。此瓶共有一对,纹饰及铭文均相同,是现存最为重要的、有确切纪年的典型元代青花瓷器。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云龙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 元 国家一级文物

高安市博物馆藏

通高46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18.8厘米

该盖罐采用五段抖接成型。盖呈盔状,直壁,莲苞钮,内带子口。罐洗口,束颈,溜肩,肩部两侧各贴塑模印铺首一只,铺首口中穿铜环各一,鼓腹,腹下渐收,广底浅圈足,涩胎见旋纹、积釉斑。内壁荡釉法施釉,内底见刷釉痕。

以钮尖为中心青花绘向心式弧线,盖面饰变体覆莲纹,花瓣内绘杂宝纹,盖沿绘卷草纹一道,外壁饰回纹一周。口沿绘回纹一周,颈部绘缠枝菊纹一周,罐身纹饰分为四段,中间两段为主体纹饰依次为云龙纹、缠枝牡丹纹一周,首尾两段为辅助纹饰,罐身首段绘变体覆莲纹一周,花瓣内填绘杂宝纹,末段绘变体仰莲纹一周,花瓣内绘变形花头和垂珠纹。

该罐造型新颖古朴,高大雄浑,借鉴兽首贴塑于罐身。釉色白中闪青,釉质莹润,伴有橘皮纹,纹饰繁密多达12层,繁缛有序,青花色泽苍翠浓艳,积料处有结晶斑,纹饰运笔酣畅有力,属国内外元青花中的佳品。值得一提的是,该器莲苞钮青花花脉在高温氧化作用下,一笔绘画的青花呈现青翠、青灰两种色差。

蒙元王朝保留了游牧民族好酒之风,酒器在日常生活用具中占有很大比例,元代考古出土大量金属、陶瓷酒具。蒙古人宴饮、出游总会携带大量美酒,随时饮用。罐多有盖,有子口,增加密封,减少酒的蒸发。有些罐的颈部有凸棱,可能是增加绳索捆绑之用。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至正七年”铭双系盖罐 元

四川省雅安市元代窖藏出土

雅安市博物馆藏

带有纪年的完整元代青花瓷较为少见,目前公认的只有寥寥数件。严格来说,这件小罐是带有青花铭文的青白釉器。因此,它不仅是断代的标准器,也是研究至正年间民用瓷器的重要材料。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 元

山东省青州市元代墓葬出土

青州市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 元

湖北省崇阳县大源公社持久大队出土

崇阳县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人物图玉壶春瓶 元

江西省上饶市元代墓葬出土

上饶市信州区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蓝地白花云龙纹菱口盘 元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看到这蓝地白花云龙,马上想起了扬州博物馆的那件鼎鼎大名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真是异曲同工之妙啊!一个值瓶,一个是盘!这件作品珍贵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一般的青花器都是白地蓝花,而这种反青花烧制的作品非常少见。

圈足一侧刻有伊朗国王阿斯巴。萨菲的方形款识。蓝地白花是景德镇窑新创烧的瓷器品种,与青花一样以钴土矿为呈色剂,但蓝釉的钴料融化在釉中,与青花直接在釉下用钴料彩绘纹或饰地不同,色调相对深艳浓重。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非此次展览器物)

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高43.5厘米 口径5.5厘米

最大腹径25.3厘米 底径14厘米

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龙环绕于瓶身一周,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显得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背部背纹动感鲜明。伸出的四肢指尖锋利。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叱咤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

梅瓶造型秀美,纹饰精美生动,蓝釉呈色鲜明纯正。高温蓝釉的烧制成功,为瓷器的颜色釉增添了新品种,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瓶为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雏鸡竹石画过纹盘 元

口径45.8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地白花如意花卉纹盘 元

口径46厘米

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在绘满象征四季花卉纹图案中组合以藏传佛教的法器,为元青花瓷器中特有的纹样,是为迎合蒙元统治者崇尚喇嘛教及伊斯兰教细密图案的喜好。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地白花缠枝花卉纹菱口盘 元

口径45.8厘米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此盘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种装饰技法。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莲池鸳鸯纹罐 元

高30.5厘米,口径20.9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鱼藻纹罐 元

高28.2厘米,口径19.6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鬼谷子下山青花罐 元 创中国文物拍卖记录的元青花

高27.5厘米

英国ESKENAZI LTD.提供

是全球仅存的八件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瓷罐高27.5cm,口径21.5cm,腹径34.5cm,足径20.6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绘有“鬼谷下山”图,传神生动,画工细腻,堪称元青花绝世珍品。

此罐使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微微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

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德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加佣金后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缠枝莲花杂宝纹蒙古包 元

高18厘米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孔雀纹罐 元

高29厘米,口径22厘米

伊朗国家博物馆藏

孔雀象征高贵纯洁,牡丹象征富贵吉祥,明代早中期景德镇窑流行的孔雀牡丹纹由此承袭而来。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缠枝花卉纹镂空器座 元

高28.9厘米,口径23.5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这种造型的器座极为少见,应是用于承放瓶或罐之类的器物。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千年等一回的展览,90余件元青花共聚上海博物馆

青花开光花鸟水禽纹六棱形瓶 元

高45.5厘米,口径10.4厘米

英国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