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本文由一貓日記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在我國,所有貓咪鏟屎官分為兩派:“支持絕育派”和“反對絕育派”。仔細分析下來,各有利弊吧,一個是為了繁衍生息,一個是為了貓咪自身健康。兩派沒有誰對誰錯,只有在參照物上哪派好處更多一些。

很多養貓鏟屎官可能因為種種原因,選擇讓自己的貓咪生育。生育本身沒有錯,但務必要學習一些關於貓遺傳學、幼貓餵養護理學及突發事件如何處理的知識。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貓咪,另一方面是為了鏟屎官自己,百利無一害。今天大堯給大家科普的知識:如果貓咪已經確定要生育,你務必需要知道的事情。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本文下部分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小貓幼貓時期可能會遇到的致命風險鏟屎官為了讓貓活下來必須要做的五件事哪種小貓容易早逝。按照慣例,我會把文章所有重要知識點加粗,方便閱讀。

注:本文所有知識點均關於母貓及貓寶寶,畢竟生育是母貓的事情,不涉及公貓。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小貓幼貓時期可能會遇到的致命風險

小貓在幼貓時期(0-9周齡)是最脆弱的,在發育時遇到的風險有很多,而且風險都能直接或間接影響生命。據統計數據顯示,新生小貓存活幾率≈75%,意味著每四隻小貓就有一隻英年早逝。

在貓病學上有這樣一個詞語,叫做“小貓衰退綜合徵”,本質上是指在任何原因下,小貓的死亡病症。

小貓在幼貓時期遇到的致命風險大致有四種:環境風險、營養風險、疾病風險、人為風險,我們逐個分析。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1、環境風險

環境風險分為兩類:溫度、其他生物影響。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剛出生的小貓本身無法有效調節自身體溫,全靠人為環境(空調、恆溫燈、暖氣等)或自然環境(一年四季),溫度過熱過冷都會直接奪走貓咪的生命。其他生物影響常見為貓媽媽經驗不足,亂叼小貓,壓死小貓甚至吃小貓(罕見),也有一些其他生物如狗狗一類會對小貓造成威脅。

2、營養風險

小貓的營養在幼貓時期全部來自母乳,所以小貓的營養風險幾乎都源於貓媽媽,風險原因可能為貓媽媽不餵奶、奶水質量不好等。

3、疾病風險

寄生蟲、環境傳染性病原體、出生缺陷等,都是比較常見的風險,對於小貓來說。逐個分析:寄生蟲(體內蠕蟲、體外跳蚤蟎蟲等)持續吸食小貓營養,奪走小貓生命;無論真菌、各類病毒(皰疹、杯狀等)及細菌都會對小貓的生命構成威脅;出生缺陷,可能會無法自主進食、被貓媽媽放棄。

4、人為風險

在民間有一句話:“剛出生的小奶貓不要碰”,很多人認為是怕它沾上人的氣味而被貓媽媽放棄,其實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人為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會跌落、可能會扭傷甚至沾染病毒細菌。

人為還有一種風險來源於人為餵奶,可能會因錯誤餵奶姿勢、貓寶寶錯誤飲食方式,而導致的肺炎。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鏟屎官為了讓貓活下來必須要做的五件事

一、保持溫度(很重要)

在溫度這一方面,不要太冷或太熱,恆溫保持在21℃-30℃即可,這個溫度區間不是最適宜而是最安全的溫度。可通過空調、暖氣、恆溫燈,甚至暖手寶、適當溫度的熱水瓶幫助小貓取暖。如果太冷,小貓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甚至發生肺部病變,直接死亡。

二、給貓媽媽加營養

給貓媽媽加營養,可以在一定程度改變奶水的質量,也可以讓貓媽媽變得更健康。貓媽媽的身體狀態,可以直觀反應出小貓的身體狀態、健康程度。生病或營養不良的貓媽媽,孩子一般也有很大風險。

三、保持衛生

給貓媽媽準備一個乾淨衛生的餵養環境也非常重要,這一點是為了小貓。如果環境衛生非常到位,小貓會減少很多來源於疾病的侵害。

四、避免過多接觸小貓

貓咪在小奶貓時期每天只有兩個模式:進食模式、睡眠模式。過多的接觸小貓會影響它進食或者睡眠。如果家裡來客人,儘量別碰。如果有必要,記得帶一次性手套。

五、結識獸醫或在這方面有經驗的鏟屎官

一些鏟屎官雖然在貓生育以前準備了很多知識,但遇到事情還是會不知所措。所以認識一位誠心願意幫助你的鏟屎官或朋友是很有必要的。說不定可能因為人家的一句話,避免了貓咪的死亡。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哪種小貓容易早逝

屬於這五種情況的小貓,小貓衰退綜合徵的風險會增加:

1、早產貓

2、同窩內最小的那隻

3、同窩數量大於等於五隻

4、孤兒貓(貓媽媽只生了一個)

5、先天缺陷

如果選擇讓母貓生育,那你務必要知道這些事!

本文所有知識點到此結束。在買貓的時候,母貓比公貓貴,是因為母貓具有生育能力,但恰恰是這生育能力,讓很多母貓陷入僵局。如果選擇生育,一定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積極面對這一事件,儘自己最大努力、最細心的呵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小貓生命的流失。

注: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