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為證 浩氣長存 木裡的青山將永遠鐫刻英雄的名字

青山為證 浩氣長存 木裡的青山將永遠鐫刻英雄的名字

青山为证 浩气长存 木里的青山将永远镌刻英雄的名字

追悼會上,退伍消防員劉榮基攙扶著犧牲烈士張成朋的母親。

青山为证 浩气长存 木里的青山将永远镌刻英雄的名字

4月4日,參加四川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烈士悼念活動的官兵悼念犧牲的烈士。 新華社發

青山为证 浩气长存 木里的青山将永远镌刻英雄的名字

四川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烈士悼念活動現場。新華社發

青山下,英雄藏,古道邊,相送別。

4月4日,西昌城內,山河無聲。每年舉行火把節的廣場上,如今肅穆一片。越來越多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為不能忘卻的30名英雄,赴一場銘記於心的最後告別。

“沉痛悼念在四川木裡森林火災撲救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幾個大字赫然在目,綠色的背景牆上,掛著30位烈士的遺像,那是森林的顏色。

前來悼念撲火英雄的人,來自社會各界。人群中,一身戎裝的軍人,緊緊咬住牙忍住眼淚;穿著校服的小學生們目光澄澈,微微發福的中年商人戴著白花;還有穿著彝族服飾的阿媽,那是她們在重要場合才會穿的衣服。

——所有人都表情嚴肅,望向廣場中央悼念臺的目光,充滿悲傷,這讓他們幾乎化成了一個符號。

在過去的72個小時裡,所有人都在盡力消化一個最壞的消息。到了最後的送別,似乎心中的那些百轉千回都變得簡單純粹:此刻,青山鐫刻忠骨,人民送別英雄。30個家庭的父親、兒子、丈夫,為了他們視若珍寶的森林,為了肩上沉甸甸的使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化為英靈,魂歸森林。

“木裡的青山將永遠鐫刻英雄的名字!”追悼會現場哭聲一片。

豈曰無碑,山河為碑

4月4日早晨,西昌的天陰沉沉的,風中有寒意。

悼念臺被取名為“英雄之眼”。悼念臺上,30名英雄的遺像一字排開,照片下的信息很簡單,名字、籍貫、民族、出生年月等。

火把廣場及廣場外的街道上全是人,他們前來送30名撲火英雄最後一程。犧牲英雄已退役的隊友們也從全國各地趕來。當全場向烈士敬獻鮮花時,很多人終於按捺不住眼淚。不少英雄家屬走到遺像前,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親人的名字,久久不願離開。

山東青年張成朋,個性內向,一直不敢向喜歡多年的女孩表白。在他犧牲後,女孩從別處知曉了這份未能出口的情感,她說:“謝謝你喜歡我,這是我的榮幸。”

中隊長蔣飛飛的最後一條朋友圈,定格在3月31日凌晨2時54分:“前三天連打了兩場(火),回來衣服泡起還沒洗呢又通知走了。”在他家裡,妻子已有身孕,婚禮原定於今年9月舉行。

還有副班長汪耀峰,每次回家都會將家裡打掃得乾淨妥帖。

“90後”消防員趙耀東,打算退役後讀大學。

年紀最小的王佛軍今年才18歲,會好奇地問已經退役的夥伴:“賴床是什麼味道?”

……

每一個名字,都是一顆星星。最好的紀念,就是永不遺忘。

經應急管理部、四川省政府批准,在撲救四川涼山木裡森林火災中英勇犧牲的30名同志被評定為烈士。

豈曰無碑,山河為碑。這一天,涼山州西昌市、木裡縣降半旗,向在撲救木裡森林火災中犧牲的30位英雄誌哀。

秒針輕巧劃過鐘盤,在涼山森林消防支隊西昌大隊的駐地,在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村委會廣場,在英雄們生前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降下的國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他們守護的原始叢林寂靜無聲。

一切似乎沒有改變,但是一切都已改變。

英雄永垂,歲月永記。

何用留名,人心即名

山河依舊,碑在人心。

火把廣場內外,越來越多的市民正在趕到。

18歲的耿加朝牽著27歲的萬啟銀來到悼念現場,他們是盲人按摩店的員工,沿著路邊欄杆一路摸索前來。那些因為身體原因而無法實現的英雄夢,讓他們前來送別這些同齡人,“他們偉大,守護我們,我們只有好好生活,做自己的英雄。”

把2歲的小孫子用塊布綁在身後,68歲的李發梅也趕來送英雄。兒孫滿堂的她,心疼這些犧牲的孩子。在她看來,這些英雄,都是媽媽眼裡的“孩子”。

25歲的大李,捏著一朵小白花,遠遠站在人群外,他不願透露自己的姓名。這位正在天津某部隊服役的戰士,恰逢休假在家,提前一天,他從會寧趕到西昌。路上,他想起自己犧牲了的排長,想起部隊英雄牆上的那些名單,他從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但每次聽到有人犧牲,心中就覺得絞到一起的痛。

城市另一邊,悼念英雄的免費擺渡車正在發動。

80歲的趙祖秀被水洩不通的乘車人擠進了緊靠駕駛員的位置。姜坡路上,道路兩邊的橫幅、花圈越來越密集,擠在身邊的黃、白菊花左右搖晃,她忍不住了,掏出隨身的帕子使勁抹眼睛。

這一生,她掉過不少眼淚,但頭一次,為一群陌生的人泣不成聲。

清晨6點多,她和鄰村三個婦女結伴而行,4個人平均年齡超過65歲。她們從西昌市川興鎮興隆村6組,先步行15里路,再坐車前來。雙腿有傷病,她本已經很少出遠門,不過這次非來不可。

擺渡車在靠近烈士靈堂的地方停穩,趙祖秀蹣跚著走進排隊送別英烈的人群裡。四面八方趕來的人,擁擠著,又彼此謙讓著,有序步入靈堂。

瞻仰遺像,鞠躬告別。臨近離開時,趙祖秀突然停住腳步,不肯向前繼續走。她祈禱那些年少英勇的人,能去到一個沒有災害與傷痛的世界。

何以為繼,知命不懼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緊緊攙扶著烈士張成朋的父母,退役消防員劉榮基知道,以後都不一樣了。20歲的他,從現在開始,就要替犧牲的發小多盡孝道,多照顧張爸張媽。

這一次,劉榮基失去了27個兄弟。

回到西昌後,他花了小半天,從西昌大隊到體育館,從西昌市內到殯儀館,重新走過和夥伴們一起去過的地方。“好好活下去。”終於,他告訴自己,往後的日子,要更加認真生活,把其他兄弟還沒來得及體驗的人生,都經歷一遍。

另一邊,在發生火情的木裡縣雅礱江鎮立爾村,犧牲的村民捌斤,已按照當地習俗火葬。在立爾村,村民們自發為捌斤守夜,“我們村民都很悲痛。”

需要懷念,需要銘記,但更需要向前。

作為全國森林防火重點區,四川現有森林面積2.8億畝,森林覆蓋率為38.83%,森林面積居全國第四。

按照《全國森林防火規劃(2016-2025年)》,全省有35個縣市區和81個縣市區分別被國家列為森林火災高危區、高風險區並實施重點治理,佔全國的7.39%,其中森林火災高危區縣市區佔全國的23.18%。

4月1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森林草原和城鄉防火安全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全力做好火災防範處置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這意味著,在守護好家園,在和大自然和睦相處上,四川必努力為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