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的羌族人家,帶你重溫汶川羌區地震前的最後鏡像


【2002年12月,理縣休溪寨】相信在很多人印象中,對當年汶川地震還是記憶猶新,依稀記得當時小編也感受到強烈的晃動,雖然現在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但是隻要提起,都會感到非常的心痛,而今天講述的主人公徐獻,他的這幾組照片,就為我們展現了08年之前汶川羌區地震前的影像,也是因為那次地震,也讓他知道這些樸實的影像是多麼的珍貴,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08年5月,㳊川老白奪寨】先來介紹一下徐獻,他是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理事,從01年到現在,一直都是深入汶川,茂縣等羌族原生態地區的調查,用鏡頭描述了不少的羌人的文化,建築,宗教,還有日常生活,也保存了珍貴的傳統文化,要說拍起羌族,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那是在01年的時候,徐獻帶著相機進入大山的羌寨,也是不經意的,就被這片古老的土地吸引了,在之後的日子裡,也是經常會去這個地方!

【2005年11月,汶川直臺寨何清松、李鳳珍舉行了傳統的羌族婚禮】在這裡也結交了一個好朋友,正好這個朋友對於羌族的文化有著很深的見解和研究,出於好奇,還有之後朋友的真誠,讓徐獻決定開啟這個羌區之旅,在拍攝的這些年,徐獻把汶川龍溪作為重點,在逐漸延伸到理縣,茂縣等地區,也是從對羌族的一無所知,到現在對這個古老文明的民族充滿著欽佩和敬仰,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這些羌族人們的點點滴滴!


【2006年11月,汶川阿爾寨】這麼長時間的拍攝,讓徐獻對羌族的文化建立了自己的態度,平和,平等,尊敬這個古老文明,讓他的內心不斷接受著洗禮,面對攝影,變得更加平靜,鏡頭也變得越來越平實,沒有色彩的誇張,有的只是平靜和充滿尊重的內心,鏡頭也穿越在不同年齡,不同身份和不同性格的羌族人們,尤為真實!

【2007年10月,汶川巴奪寨朱金福夫妻】在徐獻的這些照片中,我們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羌族的文化傳承,在這世間的不斷變化中,表面風光靚麗,但是背後隱藏的更多是文明的失落,如今這裡也不似從前那樣,羌族文化更是漸行漸遠,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可以留住這些民族文化,留住那些古老文明!

【2008年5月,汶川布南寨】雖然說汶川地震之後改變了這裡的相貌,不過徐獻拍攝的這些照片,有的是家庭的合影,有的是村莊眾多村民的合影,還有羌族的各種習俗,每個都能反映這個民族的文化,作為攝影人,他把自己獻給了“雲朵上的民族”,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