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生,心裡應該有一個小黑屋

健康的人生,心裡應該有一個小黑屋


【適用話題】交往 距離 拉黑 自我保護

看《奇葩大會》,自媒體大V徐老師痛訴自己被網絡噴子傷害。康永哥問她為什麼不拉黑。她說不想拉黑。“如果可以拉黑卻不拉黑,就是同意別人傷害你。”“說話之道”鼻祖康永哥偶爾犀利一下,簡直光芒萬丈。

拉黑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它起源於網絡,一鍵拉黑世界清靜。但在網絡上的拉黑容易操作,難的是現實生活中的拉黑。

一個微胖的女孩告訴我,她把坐在對面的女同事拉黑了。女同事有個特點,你越不愛聽什麼,她就越說什麼。“你那麼胖,就不要穿淺色了”,“你看誰誰誰都在減肥,你怎麼還不減”。女孩曾經嚴肅地對她說:“一、我胰島素高,減肥很難。二、我不在意自己有點胖。”女同事立刻反駁:“沒有減不下來的肥,只有不夠的決心。你肯定也想瘦,就是對自己不狠。”女孩心真累。她在心裡默默把這個女同事拉黑了。從此她說什麼,她都主動屏蔽,假裝沒聽見。

在現實生活中,拉黑不是翻臉,而是心裡有一個開關,默默拉黑以後,對於這個人說的一切,不再關注與在意。健康的人生,心裡應該有一個小黑屋,關著那些我們別無選擇地要跟他們發生交集,但又不想被他們傷害的人。

Hebe的小黑屋裡甚至關過她媽媽。她剛辭職創業,媽媽每天負能量爆棚。她的公司初創,的確面臨很多困難,拿不出業績來說服母親。於是她做了兩件事,一是從家裡搬出來,二是儘量減少回去看媽媽的次數,因為母女在一起,除了媽媽的抱怨,根本沒別的可聊。

Hebe跟我說的時候,我覺得她肯定能成事兒。因為這姑娘太聰明瞭。她明白人與人之間,哪怕是親人,某些方面的理解也是奢侈的。

試圖去說服對方,往往只會造成誤解與傷害,沒人願意去拉黑別人。但實際情況是,有些人,你花時間跟他溝通,只會換來更深的誤解。

我剛去廣告公司的時候,一個同事就是這樣的人。她覺得進小公司是混日子,所以每當我努力工作的時候,她就冷嘲熱諷。我跟朋友抱怨這個同事。朋友不客氣地說:“因為你太把她當回事了,她才傷得了你……”損友一席話,驚醒夢中人。

每個人都有“斯德哥爾摩綜合徵”的基因。別人越傷害你,越瞧不上你,你越在乎他的看法,越想征服他,以為能治他的病,最後自己成了病人。對於無端傷害你的人,拉黑是最有效的打擊。無論網絡還是現實中,你不拉黑他們,不是你多有修養,而是害怕得罪他,甚至幻想他對你還有用。

其實,真正有能力、對你有用的人,大多親切隨和,不會隨意攻擊他人,更不會以惡意的眼光看待世界。經常出口傷人、讓人不爽的人,很可能一輩子只能當loser。如果你因為害怕而不敢得罪,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就像你家裡那個5塊錢買的洗菜盆,維護的成本遠遠大於使用的價值。

你很忙,不要把寶貴的情緒花在那些專門讓你不開心的人身上。

【素材分析】人之相與,不論是朋友之間,抑或親人之間,總需要一定的距離。有時,保護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鍵拉黑。拉黑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生存之道與人生抉擇,當我們主動屏蔽那些有害無益的人和事,便獲得了生存空間中自我保護的能力,從而有了更健康和成熟的心理。

【速用名言】

1.拒絕是一種權利,就像生存是一種權利。

——著名作家 畢淑敏

2.道不同,不相為謀。——春秋時期教育家 孔子

(特約教師 張寶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