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真的因程心留下的5kg而無法重啟?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是不是因為留下那5kg質量而導致無法重啟這個要問大劉,為什麼要這麼寫只有他知道。

不管你怎麼看,也不管大劉實際上怎麼看,但事實就是《三體》小說裡每一個正面人物都對程心很好,作者沒有讓任何一個正面人物責怪過她。

但是正如1000個人會有1000個哈姆雷特,這與莎士比亞無關;而同樣1000個人會有1000個程心,同樣與大劉無關。所以我現在要說我眼裡的程心。

《三體》真的因程心留下的5kg而無法重啟?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我心目中的程心最佳人選)

在三體裡,我覺得兩位女主角都挺好的,她們兩個成長背景不一樣,性格不一樣,人生經歷不一樣,人生方向不一樣,最終結局不一樣。一個最終選擇救贖,但人們沒有選擇她,一個人們選擇了她守護地球,最終卻使威懾失效。葉文潔從原來的反人類,到最後企圖救贖人類,但最終人類放棄了她的救贖,如果她能活下來,也許威懾早就建立了。

《三體》真的因程心留下的5kg而無法重啟?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葉文潔和紅岸基地)

程心從最開始的階梯計劃,到開設飛船公司,到出任執劍人,到帶回雲天明童話,到平息維德叛亂,到帶著文明延續的使命逃離太陽系,到帶著地球文明進入小宇宙,到再次離開小宇宙而又留下了一個生態球……程心的每一個選擇都影響著人類的歷史,一次次的給人類希望,又一次次的被熄滅了希望。有人罵她聖母biao,有人認為她是真聖母。​

我一直認為,以愛與責任作出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所以我認為程心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我們都不是上帝,也許你凌駕在上帝的視角下看,程心的一些選擇是錯的,但是她做了她認為的最好,也是一個正常人能做的最好的選擇。階梯計劃為了希望,出任執劍人為了責任,帶回雲天明童話為了拯救,熄滅維德叛亂為了和平,逃離太陽系為了文明的延續,離開小宇宙為了宇宙的重生,留下了一個生態球為了一個遙遠的夢想。

很多人都說她毀滅了人類兩次,一次是太陽系,一次是宇宙。但第一次的選擇不是程心做出的,是地球人選擇了她,是地球人做了錯誤的判斷,人心如此,即使沒有程心參選執劍人,他們也是不會選擇維德的。而既然三體人已經做了最後的判斷,程心按不按按扭,結果都一樣,結局在地球人選擇了她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事實上最終按下按鈕,導致太陽系最終毀滅的人並不是她。而如果按鈕是程心按下的,那麼在三體星系被摧毀的同時,太陽系就會被摧毀,因為座標是從太陽系發出的。從這一點上說,是程心放棄按鈕給了人類足夠的時間。

第二次是從小宇宙出來,程心在第一時間做了她該做的決定,她本可以不出來,但她選擇了出來,不過這次她把一半的權利交給了關一帆。然而她又希望留下那個生態球,她希望它們代替她看一眼重生的宇宙,那個田園時代的新生宇宙。很多人認為她留下了那5kg的生態球導致了宇宙無法重新坍縮。據說大劉曾經在採訪中也表達過這個意思。然而我想說:你們想多了。

其實大家都只注意到那5kg的質量,而她所在的小宇宙屬於小宇宙裡最小的,她在第一時間向宇宙歸還了約50萬噸的物質,即留下質量的1億倍。要知道宇宙是在加速膨脹著的,這第一時間歸還物質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能更早的減慢宇宙膨脹!根據廣義相對論,宇宙是否永遠膨脹,還是會停下來繼而收縮取決於宇宙的平均密度,只有當平均密度大於一個臨界密度,宇宙才有可能停止膨脹並重新收縮,根據計算,在目前的宇宙膨脹率下,宇宙的臨界密度大約5×10^-30g/cm³(我不太確定這個數值準不準確),但這個值是會隨膨脹速率變化的,我們不知道程心離開小宇宙歸還質量時的宇宙膨脹速率,但可以肯定宇宙已經變得比現在大得多,並且還在急速增大,而那50萬噸質量是要平攤到整個宇宙去計算平均密度的,越早歸還,由於宇宙較小,增加的平均密度就越大,越遲歸還,由於宇宙體積持續膨脹,增加的平均密度就越小,很明顯程心的果斷為增加平均密度做了最大的努力,別的躲在小宇宙裡的外星人有這麼果斷嗎?不見得吧,至少三體人就不會這麼果斷,這一點你看智子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了。

《三體》真的因程心留下的5kg而無法重啟?你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三體》裡對程心迴歸宇宙的描述)

假如宇宙無法重新坍縮,那麼責任不在程心,而是在那些最後才選擇返還質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