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攝影構圖之美:Z形構圖的思考與啟發

形式不同,目的就不同的構圖思考

Z形構圖在本質上與S形構圖很類似,只是形狀上有點變化而言。從前面的討論中我們知道,不同的構圖法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三角構圖通常可以讓畫面穩定、平衡。S形構圖可以展現場景的深度和元素的韻律感;黃金構圖可以展現比例上的形式美感,三分構圖可以展現重點的比例劃分,這些都是在拍攝帶景人像時,從整個畫面的整體角度來思考的,如果只針對拍攝對象本身,那麼S形與C形構圖,就只是一個單純的形式美感,並不會牽扯空間感的營造。

人像攝影構圖之美:Z形構圖的思考與啟發

這是一張全身人像,模特的肢體展現出了Z形的線條。我們在討論構圖時,雖然也受到拍攝對象肢體的影響,但還是基於整個場景和畫面的元素。這一傳統的大頭照、帶景人像的構圖思考是完全不同的。

立體感:光線明暗,環境元素:蓋著布的椅子形狀。

如上圖,模特的肢體成Z字形,這是出於形式美感的考慮。而下圖中的階梯、圖3中的通道也呈Z字形,除了出於造型美感的考慮以外,還有空間感的意義。

人像攝影構圖之美:Z形構圖的思考與啟發

取景時,我們決定從建築物的側面拍過去,這樣既可以展現場景的深度感,又可以帶出建築物的立面結構。畫面中的階梯,呈現出Z形結構,這是取景的結果。一開始時的重點在於展現場景的特色、深度和形式美感,Z形結構是最後的結果,並非一開始的目的。

立體感:線形透視法,環境元素:階梯的形狀、建築物的線條。

人像攝影構圖之美:Z形構圖的思考與啟發


這裡與一般的通道不同,有幾個轉折點。我們選取的通道呈反向Z子形,用來展現場景的深度和形式美感。

立體感:線性透視法。環境元素:通道的線條結構。

所以說,就構圖的角度來看,拍攝大頭照要相對簡單的多,僅僅需要考慮單純的形式美學,帶景人像就要相對複雜一些,場景元素有更多的變化和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