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社會上應該知道的幾條知識

1、畫虎畫骨,看人看神:要以敏銳的觀察與良好的判斷力測度他人,知道人們的品德與氣質比知道石頭和草藥的品質與特要重要得多。這是人生中至關微妙的事情。

2、恃人不如自恃,求人不如求己:雖然說別的人鼓勵能產生勇氣和力量,但這只是一時;未來的路還會有許多坎坷,不可能每一次都有人來鼓勵你,因此,只有依靠自己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3、話不可絕:“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為人處事更是不可把自己逼進死衚衕,所以,精明之人總是尋求一條安全的路線。

4、變是唯一的不變:對於每個人來說,最可怕的恰恰是“漸變”,如果不能時刻保持一種危機感和緊迫感,就會在危機來臨時“舒服得沒有反應能力了”。

5、不能忍辱,怎能負重:上帝懲罰人不是用鋼鐵般的手,而是用拖拖拉拉的腿。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命運對有耐心等待的人給予的往往是雙倍的獎賞。

6、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人臺階,保其面子,不單單是個技術問題,更重要的是個人的修養與容人雅度。凡事總愛幸災樂禍,就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

人生在社會上應該知道的幾條知識

7、寓巧於拙,才不外露:不急於表態可使人們揣測不已,神秘就是靠其神秘性來贏得敬重的,即使你必須道出真相,也最好不要什麼都和盤托出,不要讓人把你裡裡外外都看得一覽無餘。

8、貪慾無止,切莫放縱:有些人因為貪婪,想得到更多的東西,其結果卻像猴子掰苞米,把現在所擁有的東西都通通失掉了。

9、做生意不能一次賺足:看問題一定要把眼光放長、眼界放寬些,不要為了眼前的一點蠅頭小利就爭搶拼奪,到頭來只會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10、出頭的椽子先爛:越是鋒利的寶刀,越不可輕易出鞘,如果自恃削鐵如泥而不善加保護,不但鋒芒會被磨損,更容易若出禍患。所以越是有才華的人,如果不會自我保護就會使才華過早地埋沒。

11、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人行事,必須堅決果敢,當機立斷,一旦決定下來就應該馬上去做。如果前怕狼,後怕虎,只會白白喪失很多機會。

12、做不好小事,擔不起重任:即便是一件小事,也必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如果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那你還能做什麼。

13、凡事不可太計較:當面指責別人是不好的,因為這會令人難堪,而在背後指責人是不誠實的,因為這是欺騙人。最好的辦法不是在別人身上尋找壞的東西,而是忘掉別的人壞處,在自身尋找不良的東西,並牢牢記住。

14、多想辦法,少談主張:言語要有價值,必須以行動來支持。只長葉不結果的樹通常是無心無髓,人要分清哪種樹結果實,哪種樹只能用來遮蔭。

15、交淺言深最易禍從口出:謹慎的人總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不管是處於大順之時還是大逆之際,他們從不開口亂說。因為“言多必失“。

16、處處留餘地,事事不過頭:明智的人知道什麼時候該讓一匹馬退役,他們不會坐等它在比賽的中途然倒下,成為眾人的笑柄。

17、自我表現要適可而止:你縱有天大的才華,也應儘量避免虛榮。與其表面上有英雄氣慨,不如實實在在有英雄品行。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事,別人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好了。

18、言多必失,三思而後行:話出口容易,但收回來卻永不可能。說話如寫遺囑,言詞愈少,爭訟愈少。

19、鬥氣不如鬥志:如果你跟人爭辯、衝突,有時候你也能得到短暫的勝利,但這是一種空虛的勝利,因為你永遠無法贏得對方的好感。

20、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明白事理的人,使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不明事理的,卻在幻想著讓世界來適應自己。

21、別入錯行,也不要輕易轉行:不要因為你有過多的選擇而放棄了積累,因為你所耽擱的時間永遠記在你自己的帳簿上。

22、給人“面子“,你也會有“面子”:人們總是盡其全力來保持顏面,為了面子問題,可以做出常理之外的事。所以,儘量避免在公眾場合內使你的對手難堪,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任何有損於他人顏面的事。

23、切莫“混水摸魚”:不論做任何事,必須竭盡全力。這種精神的有無,可以決定一個人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或失敗。

24、用耐心把冷板凳坐熱:即便是在困苦之中,也不惴惴不安;即便時運不濟,也不要鬱鬱寡歡。忍耐雖然痛苦,果實卻是最香甜的。

人生在社會上應該知道的幾條知識

25、人情就是財富:真正的聰明的人寧願人們需要他,而不是讓人們感謝他,有禮貌的希求心理比世俗的感謝更有價值,因為心有所求,便能銘心不忘,而感謝之辭無非促人忘卻。與其別人對你彬彬有禮,不如讓別人對你有依賴之心。

26、擋人財路,不如自闢財路:從某種意義上講,擋人財路往往形同於“斷人活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道理人人都知道。

27、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居功自傲,無異於引火燒身,不驕不卑,才是保全自己的良策。因為,念念不忘自己長處的人,也常常會使別人想起他的短處。

28、交朋友要保持彈性:苛求完美的交友方式,只會使你交不到朋友。須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交朋友看到是他的長處,而不是他的短處。

29、交友也要有分寸:朋友多種多樣,對待不同類型朋友的態度你一定要心中有數,這樣才比較冷靜客觀,也可防止受到更多的傷害。

30、有耐煩才能成事業:凡值得著手去做的就值得做完,若不值得完成,為什麼要開始做呢?聰明的獵人不僅跟蹤獵物,重要的是他們會最終抓獲獵物。

31、不要侵犯別人的“領地”: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領地”,只不過當它以無形的方式表現出來的時候,就常常容易被忽視,而這也恰恰是最易出現問題的時候。

32、高處不勝寒,慎為天下先:“領跑者”拼命地奔跑是因為他是別人追趕的目標。

33、保持距離是一門領導藝術:切莫與人過於親近,或讓他人過於親近你。最常用之物往往最不受珍惜,因接觸愈多,缺點越顯;而緘默則可將缺陷掩飾。

34、與人相處,以誠為本:要贏得對方的心,最迅速的方法就是儘量以最簡單的方式向他闡明你的行動如何讓他受益。

35、拉大旗才好做虎皮:將你的能量集中在最強的一點上,找出最豐富的礦藏,然後深入挖掘,比起蜻蜓點水的東挖西掘,收穫會更多。

36、“背而譽之”和“少而施之”:面而譽之,不如背而譽之,其人之感必深。多而施之,不若少而施之,其人之慾易逆。

37、好處不輕給,不濫給,不吝給:人們所高度稱道的任何事情,是絕少在人的期望之中的。良好的開端應當激發他人的好奇心,而不是抬高他們的期望。

38、謹防被突然升溫的熱情燙傷:最重要的是,接受恩惠時先別將其視作美樂之事。大多數的時候,這只是使你受惠的那些人有意使你處於受恩者的地位而已。

39、不要痛打落水狗:“打落水狗”是為了表明你的立場,但切不可做的過分,以免被人視作“落井下石”;況且人生何處不相逢,給別人留一條路,自己也就多一條路。

40、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要過分受惠於眾人或某一個人,否則你會淪為一個平庸的依賴他人的人。

41、人也一樣,喜歡“順著毛摸”:忤逆於人是最糟糕的處人方式,投其所好才會讓別人按照你所希望的方式行事。

42、寧可先嚴後寬,切勿先寬後嚴:當一種惡被事先誇大,而人們後來發現實情之後,就會轉而對它抱讚賞的態度。於是原以為具有毀滅性的事物現在倒變得似乎可以忍受了。

43、會鬧的孩子不一定有糖吃:動物之所以能被人類馴服,只因為人類使用了兩項法寶;一是使其捱餓,再用食物規範其行為;另一是暴力,以肉體的痛苦來矯正其行為。人也一樣。

44、凡事不可強出風頭: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

45、“大人”不一定有“大量”:人們絕少是表面看上去的樣子,不瞭解一個人的真實意圖,只會使自己陷入麻煩。

46、利益當前,友情也會變質:沒有摻雜利害的友情很珍貴,但也很脆弱,因為它還未經過現實的試煉。

47、要學會向“冷廟”燒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今天的“冷廟”有可能是明天的“熱廟”,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見,不可老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跑。

48、“人情利”比“物質利”更長遠:人在社會上辛苦地做事,求“利”安身並不可恥。如果凡事計較,表面上你得到了該得的,但這是殺雞取卵,你的“利”絕不會長遠。

49、“紅臉”“白臉”都會唱:不要以為一個人只有一張臉。要在社會做到見機行事、亦剛亦柔,需要的臉孔不止成百上千。

50、顧大局,不要拘小節:看到遠處,才不會被眼前的景象的迷惑。

51、貓教老鼠留一手:不要總是露才顯能,否則要不了多久,人們再也不覺得你有什麼稀奇處。所以,你總是要留有一些絕招,假如你能經常嶄露那麼一點點新鮮的才華,則人們就總是會對你抱有期望,弄不清你的才華究竟有多少的深廣。

52、做好人要有原則:“好人”與“爛好人”的區別在於好人是有原則的,而爛好人卻沒有。

53、遠離小人,勿媚君子:遠離小人,但不要把厭惡表現在臉上;接近君子,更要保持你的不卑不亢。

54、人情要用在刀刃上:關鍵的朋友要留到關鍵的時候再用,不要把他們的善意濫用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倘若你以多換少,日後還有什麼剩下來?能夠使你得到保護的情義或者能夠使你得到保護的人遠比一切更珍貴。

55、別人的“尊敬”的往往是你的資源:不要高估自己人格的魅力,在別人的眼裡,那也許一文不值;反倒是那些與你人格毫無關係的東西,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56、“懷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如果你自己不把“錐子”放進袋子裡,就別指望能“脫穎而出”。

57、慎對小人:小人之所以稱為小人,在於他的影響力既讓人鄙夷又讓人畏懼。

58、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太多的失意事:知道痛苦價值的人,不會輕易向別人洩露和展示自己的痛苦,哪怕是最親近的人。因為總向別人吐露你的失意事,你便留下了一個軟弱無能的形象。

59、“率性而為”不可取:“喜怒不形於色”,會讓人覺得你陰沉而不可捉摸;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會讓人覺得你幼稚而不成熟。“率性而為”的人在工作中是不能擔當大任的。

60、知恩不圖報,人情長不了:付出不應企求回報,但也不應該滋長惡習。

61、與同事相處,保持合適距離:使人愉悅的法則就是:打開其胃口,但永遠不讓其吃飽。迫不及待的慾望比飽食之餘的饜足感作用更大。同事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62、不能因弱而力怯,不能因強而出頭:太剛則折,太柔則廢。欲剛,必以柔守之;欲強,必以弱保之。

63、寧挖一口深井,不要十個淺坑: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因此許多事情常常是成於堅忍,毀於急燥。

64、感情用事,有害無益: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因此,做人做事切莫意氣用事,“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65、一樣米養百樣人:瞭解你所交往的人的性格,才能知曉他們的意圖。知道起因,也就知道結果;結果會告訴我們他們的動機所在。

人生在社會上應該知道的幾條知識

66、辦公室應遵守的“規則”:所聞之事,皆非其心所願聞,而又不能不聞;所見之人,皆非其心所願見,而又不能不見。

67、要尊嚴,也要人緣:不要讓自己和社交中的朋友們的固執己見產生和繼續下去,因為這種交談與其說是一件事務,不如說只應是一種遊戲,應當通過一種適當插入的戲謔而將那種嚴肅認真避開。

68、不要給別人正面衝突的機會:當你與你的對手較勁時,你的名譽便會受損。你的競爭對手會立即想盡辦法挑出你的毛病,讓你聲譽掃地。所以為人做事還是迂迴一點的好。

69、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儘量想辦法讓別人低估你,但你不要低估了別人。

94、處世交友,睜開慧眼:總有些人會讓我們感受到受傷害,而造成這種結果常常是我們先把自己放在易於受傷害的地位。

95、以退為進:“妥協”不是軟弱:“妥協”不是無原則的讓步,而是一種積極的“韜光養晦”,實際上是在為自己的利益開闢道路,涉及風險之事時尤應如此。

96、與其你死我活,不如你活我也活:“雙贏”是一種相互的妥協,也是一種良性的競爭,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97、以高姿態化解別人的嫉妒:有時,最好的知識就是全然不知或裝作全然不知;因為我們必須和他人共同生存,而大多數人都不希望你比他們更優秀。很多時候,你真的應該:寧可與人共醉,不可獨自清醒。

98、沒有力量哪來的權利:沒有獲勝的籌碼,永遠不要與人討價還價。

99、主角配角都能演,臺上臺下都自在:不是有大志就實現大志。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遭遇,所以要能夠忍受失敗的痛苦,一個真正想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志在高遠,不以一時一事的順利和阻礙為念,也不會為一時的成敗所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