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遭日偽軍殺害,山東六旬夫妻義務守烈士墓,30多年不離開墓地


守墓是一項十分枯燥的事情,可在山東有一對六旬夫婦,30多年一直住在陵園,默默守著烈士墓,沒有報酬,更沒有怨言。本期講述是守墓人劉德龍夫婦的平凡而感人的故事。圖為劉德龍夫婦展示他們以前守護陵墓的照片。

劉德龍夫婦是山東省鄒平縣魏橋鎮劉井村的普通村民。早在1939年,八路軍曾在劉井村一帶反擊日本侵略軍,殲敵400餘名,有一些烈士在這場戰役中犧牲。1964年,中共鄒平縣委、縣府在劉井村建立劉井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雖然建起來了卻沒有人維護,久而久之陵園中荒草叢生,野草蓋過墳頭。時年37歲的劉德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聽父母講過,當年的那場戰役中,他的兩個大娘一個大爺被日偽軍殺害。劉德龍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決定義務為烈士守墓!

對於劉德龍的舉動,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畢竟那時正是改革開放剛剛開始,村裡人除了種田外,還能在外打工賺錢,走向富裕之路。劉德龍和妻子放棄了富裕的機會,選擇義務守烈士墓的清貧生活。

劉德龍帶著妻子在陵園南邊搭建了兩間茅草屋,然後清理陵園裡的雜草開始,栽種了松柏和月季,陵園煥然一新。這一守,劉德龍夫婦就守了30多年,如今兩位老人都年過花甲,他們從沒有離開過這裡。

劉德龍展示以前守護陵墓的照片,左手中的照片是2011年他在陵園移栽樹的照片,右手中的照片是1985年剛開始守墓時全家在陵園的合影,那年他37歲。

6年前,當地政府重修劉井烈士陵園,將陵園面積擴大到6畝地,修建了新圍牆,還在南邊為劉德龍特意蓋了兩間磚房,他們居住的條件才稍有改善。

劉井烈士陵園共有73位烈士,這裡也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劉德龍夫婦經常給附近小學生講述在此安放的烈士故事。

對於守墓之事眾人看法都不一樣,曾有人問劉德龍是否後悔義務守了這麼多年?老人的回答很簡單,“忘了他們也就忘了本啊!我給他們守墓,給他們燒紙,就是讓他們知道他們有後人。”圖為劉德龍夫婦的大女兒到陵園來看望他們。

每年到了清明時,劉德龍夫婦會按照農村的習俗,給每個烈士墓的墳頭壓好墳頭紙,他們也表示只要幹得動就一直堅持義務守護下去。圖為劉德龍夫婦參加附近小學在陵園舉行的“烈士紀念日”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