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相携手 共饮长江水

编者按:今年3月中旬,重庆市发改委、贵州省发改委共同编制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这是继2018年4月,渝黔两省市共同签署《重庆市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后,联手推进渝黔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

合则强,孤则弱。近年来,重庆、贵州两省市形成了集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在旅游、能源、贸易等方面紧密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特联合重庆党刊共同推出“渝黔合作”系列报道,看渝黔如何打造西部跨省市合作样板。

与君相携手 共饮长江水

重庆两江新区水土云计算中心。两江新区宣传部供图

今年3月,重庆市发展改革委、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编制的《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将以“区域+领域”为导向,打破行政区划壁垒,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大胆探索、先行先试,聚焦重点领域,共推重点项目,强化机制创新,形成示范效应。

这注定将是一次历史的牵手,两省市从此搭建起合作交流更宽广的平台,促进两地在合作中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谋发展。

渝黔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第一、二大经济增长极,分属吴语文化和岭南文化的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是经济区或城市群形成价值认同、提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重庆与贵州山同脉、水同源、人同俗。古代极盛时期巴国疆域以重庆为行政中心,管辖川东、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地;乌江流经贵州省西部、中部、东北部和重庆市的东南部,历来就是连接贵州中部资源腹地与长江中下游经济走廊重要的黄金通道。

渝黔合作符合当下的经济发展形势。是深入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国家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

与君相携手 共饮长江水

花溪大学城。刘啟钧 摄

产业发展可携手。大数据产业,贵州省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有先行优势,但人才储备不足,重庆数字经济方面的人文讨论积累深厚,制造业却相对落后,两地具有互补性,可资源共享;旅游产业,旅游资源丰富,重庆有高峡平湖的自然风光和催人奋进的红岩文化,而贵州有高原台地的自然风光和气壮山河的长征文化,两地具有相似性,可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促进双方精准脱贫;高端制造产业,新能源及智能汽车、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皆有基础,可创新体系建设,共同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

生态屏障共筑牢。贵州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坚定不移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以“治水、治气、治渣”三大任务为重点,“建、治、改、管”四措并举,紧紧盯住“双十”“双源”治理,实施磷化工“以渣定产”,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贵州智慧”;重庆则不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在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渝黔两省市应推动跨省区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方面的区域合作,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对外开放前景好。贵州既是“陆海新通道”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又是积极的参与者、坚定的支持者。早在2017年8月,贵州就和广西、甘肃、重庆省区市政府,签署了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目前渝黔两地有渝黔、南(川)道(真)、秀(山)松(桃)、酉(阳)沿(河)高速等高速公路连接,渝贵铁路缩短重庆到贵阳的时间距离,乌江航道全面复航、水运北入长江,各路沿线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物流加速流动。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打造““陆海新通道”,由重庆向南经贵州,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进而连通国际海运网络辐射全球,向北和向东分别在重庆与中欧班列和长江经济带连接。

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渝黔合作正启幕,未来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执笔/ 李思瑾 责任编辑/ 袁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