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生活,總是充滿陽光充滿愛,總能見到很多好人好事,件件溫暖人心。

於大多數人而言,都會希望自己是一個世人稱讚的好人,因為每一次的無私助人,總會讓自己內心感覺快樂。但是,有些好人為什麼當著當著就感覺痛苦了呢!因為助人之本變了味,過了度,一個好人變成了一個“老好人”、“濫好人”。究其原因,“痛根”還在於“老好人”如下幾點的自我認知上。

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一、總是心太軟。

“老好人”的前提是心太軟,心太好,同情心氾濫。看到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都想要去幫忙,對他人的請求,不管張三李有求必應,大事小事來者不拒,有些事本已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也不竭餘力的為別人瞎折騰。導致自身每天忙得不行,疲憊不堪,又因無精力顧家,導致家庭不和。

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二、自戀與自大

“老好人”還有種似乎存在於骨子裡的自戀與自大。總以為自己能力超群,別人都很弱小,幫助別人是應該的,助人當成自己的責任,為此不懈努力著。“老好人”還總以為別人生活都不如自己過得好,覺得毫無保留地施予別人也是理所當然的,還總以為這個世界上自己非常重要,自己就是周邊人的主心骨,大家都離不開自己的幫助。於是出現了硬著頭皮借錢來無償借給別人用的搞笑事情。

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三、自欺和自卑

好人好事做到氾濫程度的“老好人”,內心一般潛藏有一種自欺和自卑心理。“老好人”自欺心理往往表現在過於追求虛名,比如總會高調做好事,做完好事總希望得到大家的讚美,希望得到自己幫助過的人能永遠記住自己,感恩自己。“大好人”的自卑心理則表現在不懂拒絕、不敢拒絕別人的請求方面,因為擔心如果拒絕了別人的求助,會損壞在他人心中大好人的現象,懼怕別人說自己能力不行。

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當一個好人帶有了“自欺”和“自卑”心理區做好人好事,當然也就被好人好事綁架了,助人求虛名,渴望虛無的讚美,失去了助人的快樂,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老好人”,苦苦的吞下一次次悲哀。

一個讓家人埋怨的“老好人”是怎麼煉成的……

做一個好人,

可若清風若暖陽,在合適的時間施予迫切的人;

不可如水如空氣,需者不拒會讓好人自身枯竭。

做一個好人,

首先做好自己,助人量力而行,達在兼濟天下;

其次不忘初衷,助人以樂為本,窮則獨善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