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我們要……臨沂一中學生樑丹琪在十八歲成人典禮上說

時光悠悠,留下成長的印記,歲月悄悄,雕刻你我的芳華。且將年華細數,十八年的光陰裡,我們曾感受萌發的欣喜,也曾輕撫成長的葉芽,沐浴過陽光,吮吸過雨露,人生的花苞不覺間已悄然待放。

十八歲,我們要……臨沂一中學生梁丹琪在十八歲成人典禮上說

憶起兒時無憂無慮的時光,不覺會心一笑。翻開已經發黃的日記,歪歪扭扭還略顯稚嫩的筆跡帶我們回去那段一塵不染的時光。伏在爸爸肩頭開心地又鬧又叫,倚在媽媽懷裡盡情地可愛撒嬌,那時小小的我們何曾想過長大,十八歲更是覺得遙遙無期。可一件又一件穿不上的衣服,一雙又一雙被丟棄的舊鞋,一本又一本不再看的童話,一年又一年變得成熟的筆跡都告訴我們:長大,的的確確是來了!

十八歲,我們要好好感恩。

還記得嗎?昏暗的路燈下那個默默等候的身影,不畏令人瑟瑟發抖的寒風,不畏悶熱難耐的夜晚。還記得嗎?早晨不到6:00就亮起的燈光,夾雜著廚房裡鍋碗瓢盆的碰撞。還記得嗎?一句又一句多穿點兒的叮囑,一聲又一聲早睡會兒的催促。為我們這樣付出的就是我們的父母。讓我們向父母道一聲:“謝謝您!謝謝您的付出,謝謝您的牽掛,謝謝你們把最美好的時光給了我們,我們也會愛您一直到老。”

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萬棟樑。多少次?我們看見老師講課時頭上沁出的汗珠,一寫就是一黑板密密麻麻的板書。多少次?我們看見老師即使生病也堅持為我們講課,只是不希望我們落下應有的課程。多少次?我們看到老師捨棄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晚自習時辦公室的燈光卻一直明亮。讓我們向老師道一聲:“謝謝您!謝謝您的陪伴與教導,濃濃師恩,我們終生難忘!”

十八歲,我們要奮力拼搏。

汪國真曾說:“我用熱血和汗水鋪路,沒有一個季節能把青春阻擋!”十八歲的我們,正是奮鬥的好時節,腳踏實地,拼盡全力,我們要讓十八歲盛放最美的模樣。

有一個大學生,滿懷救國的熱情,背井離鄉,留學法國,為"中華之崛起"而發奮讀書。有一個學徒工,在雜貨店忙前忙後,仍不忘揣著書本,鑽研數學。還有一個窮小子,坐在漏雨的教室裡,立志要建一幢寬敞明亮的教學樓。18歲的他們,沒有成就,沒有輝煌,但他們有激情,有期盼,有奮鬥。於是幾十年後,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是人民總理周恩來;寄人籬下的學徒工,是大數學家華羅庚;異想天開的窮小子,是領帶大王曾憲梓。我們的18歲,和他們的同樣平凡;同樣,我們的未來,也可以和他們的一樣美好。因為青春太過美好,又太過短暫,所以任何的虛度都令我們哀痛,只有拼搏和奮鬥,才能無悔如此青蔥時光!

十八歲,我們要擔起責任。

托爾斯泰說:“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18歲,更意味著擔當與責任,腳下要有奔跑的力量,肩上也要有責任的重量。18歲的我們,首先請先為自己負責。不畏懼外界的質疑,向夢想奮力奔跑,對自己理想的負責;遵守規則,承擔後果,是對自己行為的負責。把握當下,不虛擲青春,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其次要為家庭負責。我們不能再只依賴父母,也要學會分擔家庭的重擔,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為父母減輕負擔。當然,作為正風華正茂的少年,我們更應擔當時代的重任,擔當國家的未來。我們將不僅僅是一個自我,更是中華民族的新一代青年,是希望,是未來,是力量和脊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這是魯迅的家國擔當;“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林則徐的家國擔當;“開山島雖小,卻總要有人來守”這是王繼才的家國擔當。所以,從十八歲這一天起,我們的生命裡不應該僅僅有自己的遠方,還要有國家的遠方。

於是十八歲的我們,沐浴著感恩,肩負著擔當,我們拼搏生長。十八歲的陽光灑下,等待許久的花苞,終究還是會綻放自己最美的模樣。它還未品人間的冷暖,它還未嘗世間的滄桑,它只有想做就做的勇氣,只有堅持到底的追尋。它拒絕向生活妥協,它拒絕為嘲笑嘆息,它不害怕和全世界說不,它只想把那些既定規則探尋。只為自己不染俗塵的熱愛,它熱烈地跳動,從未停息。世界這麼大,我們真的想去看看!人生這麼短,我們真的想活個精彩!

潔白的花瓣,還綴著晶瑩的露珠,和煦的春風裡,他正肆意地伸展,盡情地盛放。你是否嗅到時光裡,都已經有了他的芬芳?那可是芳年華月裡,十八歲的芬芳,屬於你我的芬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