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百花不落地”,指的是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

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

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

“百花图”又称“万花锦”、“万花堆”、“万花献瑞图”等。

清乾隆、嘉庆时期景德镇粉彩瓷器的花卉题材之一。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乾隆粉彩百花不露地尊

百花不落地装饰之出现必在工艺繁荣之世,考其源流,

首先,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交付御窑厂作为蓝本,

其构思最妙之处则是尽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无砌堆之感,殊为巧思。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雍正 珐琅彩万花锦纹碗

其次,御窑厂的工匠将画稿临摹勾勒于白瓷胎上,务必与原稿一致,同时又要照顾到器表不同于纸面的不均衡特性。

百花不露地者花饰遍身皆是,故临摹工作最难,而临摹画稿为施彩绘画之基础,

一旦有误,全局皆变,任其彩料何等妍美,画手如何高超,亦无法弥补画稿原有之神韵。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第三,彩料配制之多堪称众瓷之首,

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见颜色不下于三十余种,故绘画之前,

彩瓷的所有颜料必须配备,种类繁多几近百种,均需一一调试。

此项工作之完成需动用多少人力,耗费多少时间,预支多少成本,可想而知。

最后,填绘洗染,必经画师数人之手,历十数日之功方可入窑。

故一器告成,历时数月之久,耗资甚巨,绝非其它御瓷可比。

如此繁复之至必将注定百花不露地者烧造不多,大器则更为罕见。

可知雍正一朝为初创阶段,多见碗杯之属,花叶之间留有空隙,尚无致密之象,

实物可参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乾隆之后发展至极致,嘉庆初年尚见。

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绝非数人之力可成,当为彩瓷之翘首。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乾隆 粉彩百花不露地葫芦瓶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乾隆 粉彩百花不露地椭圆盘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乾隆朝 御窑粉彩百花不露地折腰盖碗

彩瓷之妙贵在工致,工致之本则在于良工与巧匠。

百花不露地者,若无良工为之构图设计,巧匠为之敷彩洗染,

何来一器成,天下宠?

故其烧制颇为考究。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嘉庆 粉彩百花不露地碗 (一对)

百花不落地瓷器,是谁用这么美丽的瓷器


清光绪 百花不露地捧盒 (一对)

百花不落地 直解为画上许多花把底子都盖住,使其不露地儿。

粉彩是康熙朝形成的,

那么“百花不落地”的表现手法也不会早于康熙朝。

“百花不落地”的画面繁缛,极尽工巧,

衬托出了器物本身的雍容华贵,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了极大的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