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云南“两会”」教育现代化取得新成果,卫生健康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聚焦云南“两会”」教育现代化取得新成果,卫生健康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1月28日上午,2019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教育卫生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发布相关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教育卫生系统主动服务云南发展新定位,教育现代化取得新成果,卫生健康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

2018 年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一、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突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和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等重点,制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陈豪书记等省领导带头到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226场。集中轮训高校各级党组织书记,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实施“送培进校”工程。推动318个院(系)配备专职副书记,407个院(系)配备专职组织员。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五强五好”创建,全面加强民办学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开展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及时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传达学习、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两个全覆盖。

二、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基础教育普及普惠加快推进,实现“每个县至少有1所一级示范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中心幼儿园”目标。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和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工程。通过努力,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预计达到79%和80%左右,是这几年来普及率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新增23个县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全省基本均衡县将达120个,占93.02%。基本完成“全面改薄”五年规划任务,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达标率99.9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预计达93.8%左右。云南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稳步推进,32所本科高校积极开展“双一流”创建,稳步推进12个优质高职院校和115个高水平专业立项建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计达40%左右。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9%,比去年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来滇留学生规模达1.88万人,再创新高。扎实推进民族教育,统筹落实各项民族人才培养政策。稳步发展特殊教育,建设随班就读资源教室90个,建设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1个,实现省、州(市)、县(市、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全覆盖。不断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蹄疾步稳。统筹推进了高考批次合并、中职招生、高职分类考试、高职单招等多项招生改革工作。完成24所省属公办学历教育学校归口管理工作。督促各地按照“免试就近入学”要求,严格控制“择校”行为,进城务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84.1%。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全省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7419所,完成了阶段性整改任务。

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措施有力。出台《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乡村教师奖励制度,首批奖励500名优秀乡村教师。启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完成1000名优秀校长培训任务。招聘特岗教师5281人。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85个县实现乡村教师差别化生活补助政策全覆盖。以“国培计划”项目和省级培训项目为依托,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8.2万人次。

五、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加快推进“云上教育”和智慧教育建设,以“万兆主干、千兆进校、百兆到班”的标准,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和教学班高速光纤全覆盖。成立云南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立项建设一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完成全省32所本科高校12个学科门类86个专业类1515个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新增1个硕士、1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37个硕士学位点、26个博士授权点,新增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1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0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70%,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六、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省级财政投入8.97亿元,落实88个贫困县“全面改薄”县级资金零配套政策。抓好职教扶贫项目工程建设,一期3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6.6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3.84%,4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东部5省(市)在滇西10州市招录4063名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68.9万人次,资助资金29.12亿元。通过各类专项计划共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考生8万余人,其中录取参加高考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43万人,录取率达91.68%,高于普通高考录取水平。培训不通晓国家通用语言劳动力2.85万人,19.43万人通过“语言扶贫APP”学习普通话、认读常用字。

七、教育保障水平和治理能力有新提升。中小学幼儿园C级校舍加固改造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纳入改造加固学校2785所、面积264.88万平方米,我省彻底告别C、D级危房。投入各级各类学生资助资金84.56亿元,资助学生482.74万人次。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惠及全省482.08万学生。实施1701个农村幼儿园建设项目。

八、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开展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学生非正常死亡总数、溺水死亡人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2%、24.7%、20.8%。

2018年全省卫生健康领域工作成效

一、深化医改迈出新步伐。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全省所有三级医院均参与2种以上医联体模式建设,县域内县乡村一体化医共体建设稳步推进。全省县域内就诊率提升至85.36%。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巩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成果,全省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至28.65%,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到30.42%。玉溪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药品供应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比例由原来的20%调整为45%。“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加快推进。我省第一家基于实体医院的互联网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运营。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文件,支持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

二、健康扶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下降到9.19%。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报。大病专项救治覆盖所有贫困县市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年实现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7.2万户、28.5万人。

三、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全省卫生补短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98亿元。实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56个,资金15.72亿元。启动23个临床医学中心和71个分中心建设。新增4所州市级三甲医院。实现40所县级医院实现提质达标。87个州市县医院临床重点专科项目通过省级评审。整合1.135亿元、争取中央资金2.49亿元,支持45个县级卒中中心、45个县级胸痛中心建设。启动实施乡镇卫生院等级评审。全省卫生技术人员总量达到28.39万人,同比增长13.46%。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占比提高到15.13%。

四、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成效显著。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198.06/10万,持续保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肺结核病“三位一体”防治模式加快推行。登革热发病例数同比下降73.76%。15个州市、128个县(市、区)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认证。94个县(市、区)通过消除麻风病危害复核验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持续巩固。继续实施第四轮防治艾滋病人民战争,疫情形势平稳。慢性病防治水平不断提升。11个县(市、区)获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称号。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报告实现129个县(市、区)全覆盖。昆明、曲靖、红河、楚雄、丽江等地方创新基层高血压“医防融合”新型单病种防控模式,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五、妇幼健康目标有效落实。“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指标圆满完成。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7.90/10万和5.78‰,再创历史新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分别检查65.93万人和64.85万人,发放儿童营养包14.96万人。

六、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稳步推进。省中医医院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5个专科、1个重点病种入选国家级区域(专科)诊疗中心和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保山市成功创建地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启动建设中国——缅甸中医药中心,在澜湄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中持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国首创“定制药园”工作,评选认定首批33个“定制药园”。

七、“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进一步谋划。成功举办大健康产业博览会,完成南博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馆招展工作。积极打造以石林杏林大观园、云南白药大健康产业园为代表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2018年全省大健康产业产值规模增加到1270亿元。


云南画报新媒体中心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