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18日晚間,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簡稱《規劃綱要》)正式公佈。《規劃綱要》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要求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做為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也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分佈最為密集的地區,區內526家上市公司市值約為9.18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19%,高新技術公司比重高。

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此前在1月底廣東省人大會議,省發改委主任表示大灣區建設的時序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到 2020 年,打基礎;第二階段是到2022 年,基本形成三地規則對接;第三階段到 2035 年全面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從戰略層來看,粵港澳定位向東京大灣區、 紐約大灣區、舊金山大灣區看齊,目前粵港澳人口總量6765 萬,GDP總量1.82萬億美元,佔地面積 5.65 萬平方公里,均超越三大灣區。但在人均、地均產出相比三大灣區略低。從業結構來看,目前三大灣區第產比重佔均在80%以上,而粵港澳大灣區佔比不足 60%,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在經濟總量、結構方面尚存提升空間。

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空港群和海港群,機場客運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位列全球四大灣區之首,年機場旅客吞吐量達2億人次。大灣區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五大機場,其中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世界第一,客運量世界第八,僅次於洛杉磯國際機場和日本東京羽田機場,廣州白雲機場2017年客運量也超過6000萬人次 , 機場群的運輸規模已經超過紐約、倫敦、東京等世界級機場群,位於全球灣區機場群之首。也是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的基礎。

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粵港澳交通運輸發展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廣東省內建設,二是廣東和港澳之間建設。廣東9 市交通總體和港澳相比密度較小,並且9 市之間交通差異大,交通運輸建設需求大,任務重。2018 年上半年即將開通交付使用的港珠澳大橋將迅速縮短三地之間通勤時間,方便經濟文化交流和貨物運輸貿易交易,增加三地之間互動,深化三地關係。未來,大灣區將建成“一小時城軌交通圈”,真正成為一個整體。

南海邊又畫了一個更大的”圈” ,對市場有何影響?

從投資邏輯角度分析,基礎設施建設是大灣區產業融合的重要前提,其次是貿易港口及供應鏈領域將會持續受益,最後人口聚集效應也將明顯提升區域內地產需求。因此,中長期來看基建、港口物流、地產等相關公司受益邏輯較為明確。短期來看,對企業幾乎無影響,相關概念股作為題材炒作未嘗不可,但粵港澳經濟之所以強勢,主要受地理位置以及改革開發先行之地形成的市場經濟自發秩序,所以規劃對該區域發展中短期影響有限。因此,對於基金投資者而言,不建議追漲相關概念的基金。

免責聲明:本報告由擇爾裕【智慧+】基金智能輔銷獨家發佈,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本報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