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說話太多了

長於言辭,口若懸河,有時未必是好事。如果一個人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話,說得多了,話裡就自然而然地會暴露出許多問題。 比如你對事物的態度, 你對事態發展的看法, 你今後的打算, 等等, 會從談話中流露出來, 被你的對手所瞭解, 從而制定出相應的策略來戰勝你。而且,你的話多了,其中自然會涉及他人。由於所處的環境不同,人的心理感受不同,而同一句話由於地點不同、語氣不同, 所表達的情感也不盡相同, 別人在會話的過程中也難免會加入他個人的主觀理解,等到你談的內容被談話對象聽到時,可能已經大相徑庭,勢必造成誤解、隔閡,進而形成仇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 說話太多可能是一個人最大的災禍。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說話太多了

隋朝有位大將軍,常常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聲不斷。他認為憑自已的能力,完全可以當上宰相。他對同僚不屑一顧,對上司更是出言頂撞。一些過分的話傳進皇帝耳朵裡,他被逮捕入獄。皇帝責備他嫉妒心太強, 自以為是, 目無尊長, 但念他勞苦功高, 最終還是將他釋放了。 換了別人,這樣的教訓已經足夠讓他清醒過來,低調行事。可他偏偏不領情,繼續向別人誇耀自己的功勞卓著, 並大肆宣傳自己與皇族的親密關係, 甚至說出“太子與我情同手足,連高度機密的事也對我附耳相告”的話。他的對頭立刻告發了他,並添油加醋, 說他早有謀反之心,常常說些大逆不道的話。這一次,皇帝還是饒恕了他,但撤銷了他的官職。大將軍的政治生命就此結束了, 他的遭遇是可悲的。 其實,只要他低調一些, 少說幾句沒分寸的話,何至於落到這種境地。

說話過多有百害而無一利。言多必失,話一出口,不加思考, 匆忙之中妄下結論, 所造成的影響,是再用幾百句, 幾千句話也彌補不了的。一言既出, 駟馬難追。放縱你的口舌,讓那些言語的毒汁四下噴濺,在傷害他人的同時,最終肯定是傷害自己。

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說話太多了

在事業成功的過程中,一言一行都關係著每個人的成敗榮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由於“言多必失”的教訓很多,不少人將“三緘其口”作為處世的座右銘。那些成功的人, 說話就會把握分寸感, 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是落落大方, 該說話的時候, 說得很充分,不該說的時候, 一句話也不說。

有的人口齒伶俐,在人際交往中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口無遮攔, 說錯了話, 說漏了嘴, 也是很 難補救的。 所以應看對象,看場合說話, 並講究“忌口”。 否則, 若因言行不慎而讓別人下不了臺,或把事情搞糟, 那是最不合算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