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始末(1):源頭

上一篇文章玩梗玩脫了,一個8019年引起評論瘋狂diss,還驚動了某雙一流大學博士親自批評指正,本人微末道行,只是本科學過歷史,來寫幾篇文章獻獻醜,誠惶誠恐,多蒙賜教。

但是你說我本事不行,學術不端可以,@我粉絲這件事就過分了吧,人家是看的起我和我交流一下,管的有點寬,秦檜還有三個朋友呢,人吧,要講理,也要學會尊重人。

點到為止,書歸正傳,這篇文章三天內幾次易稿,最終決定還是寫一個系列吧,畢竟這段歷史比較長,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閒言少敘,迴歸正題。五胡亂華是這樣一段歷史,從字面上看。外人覺得就是國家侵略戰爭,但實則不然,五胡亂華就是一場西晉內部的叛亂引發的,五胡中唯一在塞外進入中原的是拓跋鮮卑,還是這段歷史後期的事情。

五胡亂華不是一個單獨的歷史事件,不是偶然的,它是東漢末年以來的少數民族內遷終極反應。

五胡亂華始末(1):源頭

東漢末年天災人禍,導致人口驟減,人禍是核心,以關中地區為例,董卓死後,李傕為首的董卓餘黨展開瘋狂報復“傕等放兵略長安老少,殺之悉盡,死者狼籍。”“吏民死者不可勝數。”而後李傕的行為更加令人髮指“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飢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以上全部出自《三國志》卷6《董卓傳》)

戰爭給底層人民帶來的是無窮的災難,被屠殺,僥倖躲過屠殺又出現饑荒狀況,人餓到極致只能吃人,先吃誰?離誰近吃誰,父子相食夫妻相食在當時已經是常態,真應該把一些歷史聖母們扔近那個年代,就會發現活著都是一種奢求。

這一時期蕭條、白骨、無人跡等記載比比皆是,詳細整理見葛劍雄《中國人口史》東漢三國之際的人口谷底這一章節。

五胡亂華始末(1):源頭

可以說這一階段東漢統治的地區人口數量銳減,具體數量不可考,但已經影響到國家正常運轉了,勞力、兵力都成缺口狀態,所以曹操知道漢中守不住的時候,先將漢中的氐人5萬人遷到天水、扶風一帶。

曹操是少數民族內遷的推崇者和執行者,以永嘉之亂的主體匈奴劉氏為例,“屬董卓之亂,寇掠太原、河東,屯於河內。”曹操的做法是“魏武分其眾為五部,以豹為左部帥,其餘部帥皆以劉氏為之。”“劉氏雖分居五部,然皆居於晉陽汾澗之濱。”(以上《晉書》卷一百一載記第一《劉元海傳》)

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曹操雖然默許少數民族內遷,但還是有防備之心的,將強大的匈奴分為5部,但後來證明毫無卵用。

五胡亂華始末(1):源頭

少數民族內遷對於其本身來說是痛並快樂著,痛是因為沒有在塞外自由了,從納貢人變成了納稅人,徹底在漢人的管轄之下,並且要經歷從遊牧到農耕的轉型。

快樂是因為內遷之後,生活更穩定了,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基本沒有戰亂,主要任務就是恢復生產,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能夠去種地熟悉漢人文字,甚至與漢人通婚,這一時期人口匱乏,底層的漢人尤其是男性,沒錢又找不到合適的對象,為了傳宗接代會去找少數民族女子成親的,三國馬超的爺爺就是一個例子“家貧無妻,遂娶羌女,生騰。”

曹操的內遷政策無論是生產力上還是人口恢復上都有了顯著的效果,各個民族之間也有了和平融合的趨勢,西晉建國後司馬炎進一步加大內遷力度,結果玩脫了。

問題在哪?上一個內遷的民族融合問題還沒完成,又加進來一些民族融合,誰頂的住呀?,融合最大問題在哪?是在心裡。

內遷少數民族獲利最多的就是少數民族的底層人民安居樂業生活穩定,但獲利最少的是那些上層人物,還以劉氏匈奴為例,分為五部之後權利更加分散了,晉武帝司馬炎時期,中部帥劉猛忍不住了,跑回塞外自己當單于當老大去了。

這種背景下,劉氏匈奴已經成為一顆定時炸彈,就等一個機會,沒想到機會來的這麼快,預知後事如何請聽下文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