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華裔孩子學好中文 馬來西亞的華小拼了......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馬來西亞華文小學(下文簡稱“華小”),顧名思義,是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媒介的小學,也是大馬華裔子弟接受基礎教育的地方。

近年來,由於華裔生育率降低和城市化進程加劇等因素,華小的華裔生源不斷縮減。根據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2018年發佈的報告,過去十年間,華小在校生人數減少了11.2萬。人數少於150人的“微型華小”共有600所,佔華小總數的46.2%。

這些“微型華小”,有的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個學生,還有的甚至沒有華裔,一些擁有幾十年上百年曆史的華小因為招不到學生關門。但還有些學校始終堅守,為了保住學校,讓華裔孩子能學中文,這些“微型華小”拼了......

即使只有一個學生 華小也要辦下去

在馬來西亞,華小即使只剩下一名學生,也堅持要開辦,因為要給“最後”的學生繼續接受華文教育的機會。

開學的日子本該是一番熱鬧景象,可是馬來西亞雪蘭莪州福隆港華小卻冷冷清清,2018年1月2日,全校唯一的學生小賢(化名)一大早來到學校,由於下雨,學校省略了升旗儀式,他直接在課室裡讀書。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福隆港華小校長和小賢。(視頻截圖)

因為居住在福隆港的華裔人家多已經搬遷,附近幾乎沒有適齡兒童。四年來,福隆港華小都只有一名學生、兩名教師、一位校長共四人。隨著唯一的學生升上小六,這所已經有80年曆史福隆港華小將在2019年走入歷史。

三年來,小賢一直一個人上課,兩名老師分別教他華語、英文等課程。“沒有其他同學的陪伴,很悶,但是課業我會堅持完成。”陳其賢說。福隆港華小校長鄭自政不忍心看到學校就這樣關閉,他已經向教育部申請遷校,計劃在雪蘭莪州烏魯冷嶽麗陽鎮設校,目前校地還待土地局的批准。

同樣面臨閉校危局的,還有馬來西亞霹靂州大直弄益華小學,2016年,學校只有一名學生小勝俊(化名),然而,小勝俊在沒有同學陪伴的環境中孤單求學一年後,最終決定轉校。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小勝俊獨自一人在上課。(視頻新聞截圖)

幸好,學校在2017年2月又迎來了“保校小英雄”小洋(化名),使益華小學暫時逃過了關校的厄運。

然而,由於學生人數太少,2018年10月,霹靂州教育局已經禁止益華小學繼續招生,要求其在2020年停止辦學等待搬遷。

益華小學是大直弄島上唯一的華小,也是華裔子弟唯一可以接受中文教育的地方。華裔家長們擔心孩子以後求學無門,所以共同呼籲馬來西亞教育部副部長張念群介入,保留島上孩子們僅有的希望。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益華小學學生和家長呼籲不要停辦學校。(視頻截圖)

為招生保校 老師們想盡辦法

由於馬來西亞華裔生育率不斷下降,而且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私人學校或國際學校,不少華小學生人數越來越少,老師們為了保住學校,紛紛使出了各種招數。

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地區的石山腳的新民華小是一所微型華小,成立於1913年,至今已走過106年風雨。馬來西亞年輕一代華裔人口紛紛外遷到城市就業,造成鄉間華小學生來源匱乏,目前該校只有31名學生,而且非華裔學生佔了三分之二。

為了保校,老師們已經將招生範圍從華裔擴大到原住民,除了向原住民講解華語教育的好處,還資助學生校服及課外書的費用。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資料圖。(圖文無關)

為了吸引學生,新民華小在硬件設備上和提高教學水平上也沒少下功夫。如今,學校除了有冷氣圖書館、音樂室、科學室,較大的課室裡都有安裝電視,老師們放學後會留下給學生一對一補課。

對於學校未來的期許,新民華小副校長梁思遠說,希望能爭取更多孩子來就讀,但校方會盡全力保住學校,讓學校得以開辦下去。

同樣為了招生憑盡全力的,還有大馬柔佛州昔加末東猛華小,該校2017年有22名學生,2018年又減少至19人。為增加學生人數,該校董事顧問自費補貼司機,協助載送家住的較遠的學生來上學。另外,學校投入資金,修繕了六間環境很好的課室,電子教學設備配置也很完善。

友族撐華小 多元文化成趨勢

根據馬來西亞教育部2018年4月公佈的數據,大馬的華小學生當中,有將近15%(近10萬人)是非華裔,有的華小非華裔學生人數已經超過一半。

一方面,僅靠華裔學生來維持華小已經非常困難,另一方面,現在不少友族家長看好華小教育,希望讓孩子多學一種語言,因此如今不少華小依靠友族來支撐。

馬來西亞吉打州瓜拉尼浪小鎮的高華小學,就是典型依靠友族支撐的華小,學校共有83名學生,其中華裔僅有14人。校董事會表示:“不排除高華小學有朝一日會變成純友族生的華文小學,不過,董事會會堅持讓高華留在瓜拉尼浪小鎮,繼續為傳承華文教育開枝散葉。”

馬來西亞霹靂州太平市的育群華小,2018年11月15日舉行小六畢業典禮,全校只有1位華裔畢業生,隨著這名華裔生畢業後,全校22名學生全為巫裔。校長徐碠岏說:“這將是一個挑戰,育群華小如果不創新改革教學模式,將會繼續默默無聞,無法吸引華裔生迴流就讀。”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巴東勿剎華小。(視頻截圖)

馬來西亞最北部的州屬玻璃市,位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交界,這裡的巴東勿剎華小裡大部分是泰裔學生,但不同族裔的學生相處非常融洽。“我們班上有19人,有華人、印度人、馬來人和暹羅人,我平時會跟馬來朋友、印度朋友玩遊戲、打籃球、踢足球。”華裔學生張鴻展說。

鼓勵友族學生學中文 華小本質不能丟

作為華小,以華裔生為主是維持下去的基本條件,可是在面對華裔學生荒的艱難時刻,堅持保有華小的特色就十分必要。

因此,大部分微型華小堅持用華語作為教學媒介語,課程內容也是中文為主。在友族學生增多的情況下,學校的教學方法也作出相應的改變,為讓友族生勇敢講中文,大馬微型華小教師們各出奇招。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資料圖。(圖文無關)

大馬彭亨州關丹市班珍華小是一所沒有華裔學生的華小,在這種大環境上,學生一見面就講馬來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為了打破馬來同學之間講華文的尷尬,每天早上,校方要求學生們到校後集合在辦公室前,一起七嘴八舌用中文講故事,讓開口講華文變成習慣。

班珍華小二年級華文教師卓冰彬讓學生通過唱兒歌來認識新詞彙。她說,從“客人來,看爸爸”到“妹妹揹著洋娃娃”,還有“小星星”等兒歌,對非華裔學生來說,都是學習華文的經典好歌。

大馬吉蘭丹州首府哥打巴魯的培植華小,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非華裔,老師便巧用肢體動作和手語進行教學,幫助友族學生理解漢字的含義。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培植華小老師用肢體動作教授中文。(視頻截圖)

大馬玻璃市州馬打亞也公益華小的友族學生佔90%,華裔生才13人,但該校教師並沒因此氣餒,反而花更多精力、耐心與時間,常年舉辦中文書法、演講、講故事等比賽,讓友族生們能活學活用在學校所學習的華文知識。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重視華文教育歷來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傳統和共識,面對華小生源不斷縮減,其他族裔學生佔比越來越大的現狀,馬來西亞華教人們始終堅守,竭盡所能,只為重振華小生命力、讓中華文化之根脈薪火相傳。

來源:馬來西亞《中國報》、馬來西亞《星洲日報》、馬來西亞《詩華日報》、馬來西亞《光華日報》、馬來西亞《光明日報》、馬新社中文網、人民日報海外版等

为了让华裔孩子学好中文 马来西亚的华小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