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沒有完成時

網評 | “趕考”沒有完成時

70年前的1949年3月,毛澤東把中共中央離開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到北平建立新中國稱為“進京趕考”。毛澤東說:“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毛澤東把進城執政當作是“進京趕考”,意味著什麼呢?在舊時的中國,對一個讀書人來說,十年寒窗苦讀,成敗一朝趕考。趕考,誰都希望考個好成績。那麼,誰來考中國共產黨人呢?毛澤東心裡明白,是人民,也是國內外的反動派和敵人;是歷史,也是現實和未來——他們都在出題,考驗著共產黨人。也正因此,毛澤東在離開西柏坡的那天,還念念不忘閱讀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中國共產黨進京趕考的時刻到了,他要重溫一遍,用李自成進京的殷鑑警醒自己。

在西柏坡,中國共產黨奪取全國性革命勝利指日可待,這時的毛澤東所考慮的卻是全黨將要面臨的巨大考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向全黨發出警告:“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因此,他還把這次會議稱作“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後要經受執政的考驗。

在西柏坡,關於“進京趕考”的問題,毛澤東對中直機關各部、委、辦的負責人說:我們要進北平了,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好準備。我說的準備不是收拾盆盆罐罐,是思想準備。要告訴每一個幹部和戰士,我們進北平不是去享福,決不能像李自成進北京。毛澤東不僅給領導幹部講,還讓領導幹部給普通工作人員給士兵們講,打預防針。毛澤東明白,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建設國家、治理國家的路還很長,更艱苦,更偉大。

2008年1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西柏坡參觀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舊址重溫毛澤東的重要講話時,就曾語重心長地說:“再次聽到毛主席倡導的‘兩個務必’,可以說是溫故而知新。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非常必要,我們要把無數革命先烈打下的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必須要牢記‘兩個務必’的要求。當年新中國是從這裡走出去的,毛主席等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從西柏坡‘進京趕考’。直到今天,‘兩個務必’的教育還遠未結束,繼續‘趕考’的任務也遠未結束。我們一代一代共產黨人都要不斷地接受人民的‘考試’、執政的‘考試’,向人民和歷史交出滿意的答卷。”

他還動情地說:“共和國從這裡走來,執政不能忘本。”

2013年7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西柏坡調研時指出,毛澤東同志當年在西柏坡提出“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鑑,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鬥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世情、國情、黨情、軍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各種機遇和挑戰也前所未有地擺在我們面前。改革開放每一步都不是輕而易舉的,未來必定會面臨這樣那樣的風險挑戰,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

道路由來曲折,征途自古艱難。今天,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國共產黨人“趕考”的目標,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7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出發的“趕考”之路仍在繼續,所有領導幹部和全體黨員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努力交出優異的答卷。

是的,“趕考”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趕考”,永遠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