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新奧爾良,白人和黑人分坐的有軌電車,1955年


徐淳剛 | 文

羅伯特·弗蘭克1958年出版的攝影集《美國人》,被譽為“現代攝影聖經”,他以全新的視覺語言顛覆了佈列松式的傳統攝影。不協調的構圖,粗顆粒,曝光不準,遊移不定的內涵,諷刺,憐憫,人的孤獨,物的冰冷,真實展現了那個年代浮躁的美國,焦慮的美國人。蘇珊•桑塔格說,弗蘭克和阿勃絲是那種把美國拍成墳墓的人。“黑與白是希望和絕望的影像。”即使在今天,這部影集依然帶給我們細細品味之後的震撼。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弗蘭克在韋恩·米勒家,拍攝《美國人》期間,1956年


弗蘭克的照片看似不經意,實則如蘇珊·桑塔格所言,是“刻意地漫不經心”。《美國人》中的83張照片,是從28000張底片中精心挑選出的,並做了邏輯縝密的編排。美國國旗和十字架,是影集中反覆出現的明暗兩條主線;公路,汽車,摩托,帽子,電視機,點唱機;老人,小孩,情侶或夫妻;各種集會,有軌電車裡分坐的白人和黑人,白人小孩和黑人保姆;酒吧,工廠,加油站,衛生間,中國墓地;銀行,郵局,好萊塢,市政廳,法院,上層人士的雞尾酒會……《美國人》中出現了大量的政治符號、現代生活符號和人物符號,這些符號作為象徵,反映著美國的現實問題,以及孤獨、衰老、死亡、新生,卻又那麼苦澀,一言難盡。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政治集會,《美國人》,1956年

弗蘭克的攝影關涉到攝影的本質:攝影的真實。這種攝影拒絕了昂貴的器材,華麗的燈光,搶眼的畫面,和完美的構圖,而給出一種垮掉式的生活的原貌。這種真實是深思熟慮的凝視,卻又故意顯得像是一瞥;這種真實是民主的真實,自由的虛幻,以及隱忍的巨大的哀傷。在一次訪談中,弗蘭克借美國女作家弗利納利•奧康納之口說:“我主張所有種類的真實、你的真實和所有其它人的真實都是有的,但在所有這些真實的背後,卻只有一個真實,那就是根本沒有真實。”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比尤特旅館,《美國人》,1955-1957年


在美國攝影家斯蒂芬•肖爾的論著《照片的本質》中,開篇就用了弗蘭克《美國人》中一張看似很普通的照片。“羅伯特•弗蘭克站在比尤特旅館房間,朝外看到洛基山脈北部這座令人沮喪的採礦小鎮,其真實情景與這幅照片有何不同?”這裡,肖爾談到照片的物質層面,他認為照片分為物質層面、描述層面和心理層面。而弗蘭克是將照片的物質層面(構圖、色彩、光影)和社會心理層面(政治、宗教、文化)結合得最為完美的攝影家,因為所有的東西在他的鏡頭下都顯得很不起眼,但又傳達了最本質的美國生活:一面是繁華,一面是衰敗;一面是上層人的虛榮,一面是底層人的落寞。這是“美國夢”的真實綻放,但更醒目的是可怕的破滅。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羅伯特·弗蘭克,沃克·埃文斯攝,1969-1971年

羅伯特·弗蘭克的攝影是當代世界攝影的一次轉變,同時也是美國攝影的又一次偉大轉變。1938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沃克•埃文斯個展,其經典影集《美國照片》同時出版。這次展覽和影集的出版確立了美國攝影的走向和風格,黛安•阿勃絲、維諾格蘭德、李•弗裡德蘭德、威廉·埃格爾斯頓、羅伯特·亞當斯、斯蒂芬•肖爾等後來的美國大師都深受埃文斯影響,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影響了大批中國攝影青年的美國當代攝影標誌性人物埃裡克·索斯。但最重要的是,它預示了50年代“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的誕生。沒有《美國照片》,就沒有《美國人》。埃文斯的風格實在平淡,讓你幾乎覺察不到攝影,這也是弗蘭克把照片拍得既不好看也不難看的原因。瑞士人弗蘭克攜帶著歐洲文明的優雅,並立身偉大的美國傳統,有理由提出“非決定性瞬間”,以抗衡全世界都流行的佈列松的“決定性瞬間”。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美國人》,英文版


羅伯特·弗蘭克說:“我不希望捕捉決定性的瞬間,地球在飛快地轉動,世界也不是完美的。”劃時代的“非決定性瞬間”攝影集有兩部,一部是克萊因的《紐約》,一部是弗蘭克的《美國人》。但克萊因鏡頭下的美國太狂躁了,美國人很長時間都接受不了;他們更早地接納了弗蘭克,因為弗蘭克表達得更加細膩、哀傷。這是一首美國文化的哀歌,卻又夾雜著黯淡的希望與歡樂。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在,國外的攝影史研究已經有這樣的命名:“弗蘭克之後的攝影”。可見羅伯特·弗蘭克在當代攝影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美國人》中的83張照片是從2萬8000張底片中選出的,那麼,弗蘭克到底怎樣選照片?通過對若干底片的分析閱讀,我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非決定性瞬間”,理解《美國人》這部劃時代的攝影著作。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現代攝影聖經《美國人》導讀


“非決定性瞬間”並非是完全走向“不完美”。以為放棄傳統的精緻的構圖和光影,放棄明確的主題、立意,隨便瞎拍就是“非決定性瞬間”,這是望文生義。讀《美國人》畫冊等於只讀了一半,讀《美國人》底片才能知道什麼是“非決定性瞬間”。讀“廢品”,知傑作。建議大家多讀名家大師的廢片、底片。創作的秘密在過程中,唯有過程,讓我們真正懂得攝影。


關注微信公眾號【徐淳剛 XU CHUNGANG】,查閱本文,獲取《美國人》完整電子版畫冊和更多《美國人》罕見底片。僅供學習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