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景區:上萬遊客圍觀苗族“非遺”文化大巡遊

精美華麗的苗族盛裝、悠揚空靈的蘆笙曲調、熱情洋溢的苗家舞姿……4月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展演活動在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內隆重舉行。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場面壯觀的西江苗族“非遺”文化大巡遊隊伍)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繡技藝方陣)

巡遊隊伍盛況空前,場面壯觀震撼,熱鬧喜慶,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現場“零距離”感受、瞭解多彩多姿的苗族“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共同分享西江苗寨“非遺”文化大餐盛宴。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蘆笙舞方陣)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民歌·苗族飛歌方陣)

當天下午,盛裝打扮的巡遊隊伍隨著蘆笙的節奏,跳起了歡快的舞姿,從西江景區小北門——郵政局——遊方街——一號風雨橋——古街——蘆笙場線路開展苗族“非遺”文化展示展演大巡遊,大家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激動和興奮,濃濃的喜慶氣氛寫滿每個人的臉龐。巡展現場,氣氛熱烈,充滿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活動感染每一個參與體驗的遊客朋友,吸引了上萬遊客駐足圍觀或追隨觀看。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方陣)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織錦技藝方陣)

此次巡遊展示展演活動內容有苗族蘆笙隊方陣、苗族銀飾鍛制技藝方陣、苗族織錦隊方陣、苗繡隊方陣 、苗族民歌、飛歌方陣等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們以不同的“非遺”項目,身著不同的苗族服裝,每一個方陣都在不斷地持續展示自己的精彩,讓遊客隨巡遊隊伍盡情逐個欣賞。不僅向遊客們展示了苗族“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也展示了絢麗多彩的苗族服飾,更展示了心靈手巧的苗族婦女們文化智慧的結晶,體現苗族“穿在身上的史書”的文化意義。如今,相約到西江千戶苗寨,欣賞苗家服飾、體驗苗族文化、感受苗族風情、觀看苗族歌舞已成為人們心靈的嚮往。豐富多彩的苗族風情文化巡遊展示活動,不僅豐富了景區文化內涵,而且還提高了巡演質量,讓遊客陶醉在景區苗寨美麗風光、青山秀水、田園風情的同時,還可以親身感受和體驗苗寨多姿多彩苗族服飾風情文化巡遊展示展演活動。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西江“非遺”文化大巡遊熱鬧非凡的情景)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西江大型“非遺”文化展示展演場面隆重的情景)

雷山擁有苗年、鼓藏節、銀飾鍛造技藝、蘆笙、吊腳樓建造技藝、銅鼓舞、苗族飛歌、苗繡、織錦、苗藥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3項,是全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縣份。

西江景区:上万游客围观苗族“非遗”文化大巡游

(圖為西江景區精彩紛呈的苗族“錦雞舞”表演)

近年來,貴州省西江千戶苗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和西江景區等單位全力推進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組織各級專業人員對當地苗族的歷史、風俗、語言等進行調查研究,對民歌、舞蹈等藝術和技藝進行了挖掘、蒐集、整理,還堅持不懈地舉辦各種苗族民間活動,將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與繁榮群眾文化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為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科學開發、合理利用、動態保護、傳承發揚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使“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苗族蘆笙製作技藝”、“苗族銀飾鍛造技藝”、“苗族鼓藏節”、“苗繡”、“千人長桌宴”等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在中小學開設民族文化課 ,讓學生從小就受到優秀民族文化的薰陶,鼓勵學生說苗話、唱苗歌、著苗裝、跳苗舞,營造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使苗族“非遺”文化這一旅遊品牌得到傳承和保護。(侯天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