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請開始整理你的生活(心情)


1、2、3,請開始整理你的生活(心情)


阿德勒心理學啟示:當你下定決心決定直面問題時, 若能鼓起勇氣捫心自問: “為了改變現狀,我能做些什麼”, 就能走上正確的道路。

心理學中有一種治療方法,叫“行為療法”。認為人的心態是可以用行為改變的。當穿上好看的衣服,人的步態和語氣就自然而然變得優雅自信。

所以每次心情美好的我,就覺得自己坐擁全世界☺️。這就是人類,一種極其容易被環境影響的生物。

所以當你生活的環境雜亂不堪,要怎麼放鬆?就像我們要求酒店的環境、喜歡某間餐廳的格局裝修、或者偶然路過一家咖啡廳,覺得詩意盎然。

想象一下每次你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首先入眼的是一片狼藉,剛剛消散一半的壓力會瞬間湧入頭頂吧。

我以前也不喜歡整理房間,理由和大多數不整理的人一樣:沒時間、房間太乾淨會覺得冷冰冰、東西太多......但其實只是懶而已。

讓我真正開始動手整理房間的時候,是我心情最糟糕的時候。看著眼前的東西一件件變得整齊,心裡也會跟著變得踏實整潔。

生活在今天,不管是房貸還是房租都給了大多數人不少的壓力。無論你整不整理房間,為空間支付的費用都是固定不變的。還不如把沒用的東西處理掉,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空間呢。

如果不把房間整理乾淨,你拼命賺錢換來的的空間就會被沒用的東西佔領。有些人的房間只有十幾平米,被雜物佔了五分之一。

整潔的房間不僅能撫慰我們的身心,還能為我們補充能量。為了讓大家都和我一樣動起手來整理房間,我給你們幾個理由。

1、不整理房間,你就不知道自己現在到底需要什麼。

一些人會從從心理層面上暗示自己,認為整潔、乾淨的家居也可以幫助提升財運、提升戀愛運;還有一些人想盡量減少找東西的時間;或者想讓工作變得更順利。

無論你給自己的理由是什麼,都是對的。因為你需要一個做這件事的理由。

2、省錢。

經濟全球化、消費升級or降級.....反正便宜的東西越來越多。便宜也好,好看也罷,只有你開始整理,你才之後你會扔掉什麼東西。扔掉的東西都是浪費掉的錢,所以下一次,沒用的東西再便宜、再好看,你也不會再買了。

衝動購物只會積少成多,廢物和扔掉的錢都會變多。所謂“輕生活”,是簡單、乾淨、高品質但並不奢侈的生活。不如把錢用在刀口上。

3、給自己一個理由發呆

把物品整理得整齊有序,就能在需要的時候立刻取出相應物品,全情投入到你要完成的任務中,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

整理東西的時候,你的心情會隨著時間的流淌而一點點變好。但找不到東西的時候,心情會和房間一樣爆炸吧。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利用你的時間是一門大學問。

高效使用時間,可以和珍惜生命畫等號。節省了找東西的時間,你就有時間喝杯茶發發呆,思考思考人生,放鬆一下。

整理的好處肯定不止這些。 整理的目的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

就像在現代,衣服的作用絕不限於保護人體了,我們會根據一個人身上穿的服裝來判斷他的職業,也會根據一個人的衣著打扮來判斷他這個“人”。

同樣的,你居住的環境也會成為你這個“人”體現出的氣質之一,不必太大,不必多好,但要乾淨整潔。

萬事開頭難。要養成收拾的好習慣,就得先果斷採取行動。 讓我們先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一開始不用把全家上下都收拾好,可以先收拾床、臥室、書桌.....隨你心情,反正邁出第一步就行。

希望我們都能學會樂在其中,因為讓自己的生活有樂趣,是健康最重要的前提。


注: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於1870年2月7日出生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在七個孩子中排行老二。 從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他當過眼科和內科醫生,後來才轉投精神病學。

通過與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交流,阿德勒構築起一套全新的心理學體系—“個體心理學”,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阿德勒心理學的基礎與雛形。 阿德勒十分關注教育,他的後繼者們繼承了他的理論體系,並將其發揚光大。

今時今日,阿德勒心理學已經滲透到精神醫學、心理學、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各個領域之中。 近年來,日本研究者發現阿德勒心理學不僅適用於教育界,也適用於商界。今後,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與實踐方法定會幫助人們解決各個領域的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