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嚴了!多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陸續公佈,家長必看

近年來,高校自主招生受到考生和家長的廣泛關注,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自主招生“十嚴格”部署,從招生政策、招生程序、加強監管等方面規範高校自主招生,從源頭上切斷教育招生弄虛作假的“灰色產業鏈”,維護學術權威、重申教育公平。

2019年,全國共90所試點高校有自主招生資格,其中77所高校面向全國招生;另有北京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上海大學等13所高校只在本省自主招生。截至昨晚,中國之聲記者通過各高校官網查詢瞭解到,目前已有89所高校陸續公佈了2019年自主招生簡章。

與往年相比,今年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明顯收緊,特別是在論文、專利的要求上做出了較大改動。門檻提高、專業優化、名額縮減、優惠降低、重視體能等政策走向都將影響考生的命運。今年自主招生具體怎麼“嚴”?政策收緊、規則調整能否更好維護教育公平?

記者梳理發現,與去年相比,今年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認可的獎項類別大幅度縮減,學科類競賽基本要求“省級一等獎”及其以上級別的獎項,發表論文、文學作品專著等不再納入報名條件,各高校普遍以權威性高、公信力強的學科競賽作為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天津大學招生辦主任李斌:“只認可國家的五大學科奧賽和科創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等國家級的權威機構主辦的賽事,也再次明確了專利、論文不得作為考生的申報材料。”

更严了!多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家长必看

此外,今年大部分高校報考的最低門檻也提高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松:“認可的是全國物理、化學和信息方面競賽的省級一等獎,往年我們曾經認可了省(級)二(等獎)和省(級)三(等獎),今年我們提高了要求,針對我們學校人才培養的特點,我們對雅思6.5以上、託福105分以上也是允許他們來報考。”

除了報名門檻提高和考核難度增加,自主招生的降分優惠也大幅縮水。記者梳理發現,多數學校表示降分幅度原則上不超過20分,而且考生必須達到一本線。但在往年,像北大、清華、人大等高校,會根據學生考核情況,降低20-60分不等,甚至還有降低至一本線的優惠檔次。

今年年初,教育部發布了“十嚴格”部署,明確要求高校原則上以基礎學科和特色學科專業為主,因此,今年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專業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文史類專業受到的衝擊較大。

更严了!多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家长必看

往年,自主招生考核中的體質測試環節是清華大學的一項傳統,但今年對於體質測試的考核則不再是清華的個例,多所高校都將體測作為複試的“標配”。不少學校對於體測不合格的學生還將實行一票否決。

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加這個體質測試主要是一個引導的作用,主要是想告訴我們的中學生,在高中階段不僅僅是學習,還要加強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的一個鍛鍊,這也更加體現出我們教育的一個目標。”

同時,今年多數高校在自招計劃人數上縮減幅度達30%-40%。例如,武漢大學去年自招計劃人數為350人,今年銳減至192人。

優化調整專業、縮減招生規模、提高報名門檻,不少家長和學生認為,今年的自主招生政策過於嚴苛,也減少了跨入名牌高校的路徑。

為了打破“一考定終身”,自主招生政策從2003年開始實施,為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的學生提供進入重點大學的路徑,也賦予了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權。但近年來,自主招生在受到越來越多家長和學生關注的同時,也隨之出現了專利論文買賣、招生腐敗等問題。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副處長靳葛認為,

自主招生政策上的減法其實是為了尋求教育公平上的加法。

“對自主招生提高要求,並不是說是斷了自主招生的一個路,是要淡化自主招生的一個功利色彩。公平作為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一個前提和底線,勢必要牢牢守住。”

更严了!多所高校2019年自主招生简章陆续公布,家长必看

針對自主招生現狀,2018年,教育部專門發文,提出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等“五嚴格”工作要求。今年年初,教育部對自主招生政策再發文,並升格至“十嚴格”,被稱為最嚴“自主招生”政策。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徐松認為,自主招生政策的嚴格並不意味著人才選拔的渠道變窄,隨著招生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新高考改革來臨,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已經成為人才選拔的主流趨勢。

“(自主招生)雖然很重要,但並不一定代表著所有的招生政策改革,所以並不是像外界擔心的減就減掉了,實際上(招生途徑還)包括新高考、綜合評價方式,我們可以通過其他途徑進入到心儀的高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