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到了臺兒莊,朋友說,去看看天后宮。在全域旅遊年會暨“我的景區我代言”中,恰逢有一位最美代言人講到了天后宮,於是,一早一晚,我走進了天后宮——

我查看了一下《棗莊志》,這樣記載臺兒莊古城天后宮始建於雍正年間,咸豐三年福建士商復募重修,故又稱福建會館。天后宮為二進庭院,由正殿、左右廂房、鐘樓、鼓樓等建築構成,木雕精美,彩繪點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雪後的早上6點30,我走進了古城,運河對面的燈光照射在河岸兩側,穿越這座石橋,就是天后宮,是臺兒莊古城標誌性建築之一。

獨立石橋之上,一座恢宏的古建築聳立眼前,白雪瑩瑩,紅色的牆壁,金黃色琉璃瓦,造型獨特、威武霸氣的兩條龍盤在門前的柱子上,頗有皇家公園的氣勢。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推門而入,一座庭院,一個個雕刻精美的娃娃展現在你的面前,看他們,躺著的、趴著的、側臥的、打坐的……,不禁讚歎雕刻技藝高超,每個娃娃的表情不一,微笑著的、皺眉的、假裝思考的……好不快活,讓人忍俊不禁。兩座麒麟守護庭院,神態逼真讓人不敢直視。九龍圖更是別具一格,每條龍各具神態,細細觀察,從頭到尾都細膩得讓人感覺這是真的。不得不歎服雕刻者的鬼斧神工。

大門兩側是鐘鼓樓,是我國古代用於報時的建築。早晨撞鐘,晚上敲鼓,用來提示每天做法事的時間。

置身大殿,大殿內的裝飾,尤其是彩繪圖案,讓你心生敬畏感。如此精緻的大殿,在南方少有,這座獨立在南北大運河的交匯處的天后宮,金碧輝煌,國內第一,名副其實。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正殿中供奉的便是天后聖母。林默 20 餘歲飛昇於天,化為海神,莆田人在航海中遇到風險時,就祈禱林默的保佑,逐漸成為一種精神寄託。林默信仰起初只是在民間廣為流傳。宋、元、明三代對她四次加封。 雍正二年正式加封為天后聖母。民間尊稱她為"聖母娘娘",福建、臺灣等南方省份也稱她為"媽祖"。天后出行的儀仗有神轎、開道令牌、十八般兵器等。

我說明來意,服務員熱情地給我講解說,中間供奉的媽祖頭戴鳳冠,身披黃金甲,手拿綠如意,一臉慈祥。媽祖作為神靈一直保佑著過往船家的安全。左側供奉著“註生娘娘”和“福德正神”則是求子和求福的神靈,右側則是一群形態各異的神仙在色彩濃厚的彩繪壁畫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不由得使我想起,剛剛進入臺兒莊古城時,我看到一座關於海峽兩岸的牌樓,臺兒莊為兩岸交流不僅架起來一座和平的橋樑,而且,對於古建築文化的保護也是做的有聲有色。這座天后宮起初規模較小,前來朝拜的信徒也不多。到了咸豐三年(1853 年),又招募福建商人修葺一新,被嶧縣知縣批准兼做福建會館。1938 年,天后宮毀於臺兒莊大戰戰火。重建的天后宮,是目前我國內地同類建築中質量標準最高的一座。總建築面積 1508 平方米,為二進庭院格局。

臺兒莊古城內景點天后宮 是座大型閩南風格建築是天后聖母宮,簡稱天后宮,由福建商人陳氏的家祠改建而成,整座殿堂威嚴莊重,置身殿中,人們對天后肅然起敬。

這座建築,脊飾鏤空灰塑二龍戲珠,線條舒展流暢,從每一個角度看,木雕精美,彩繪點染,雕樑畫棟,金碧輝煌。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不知你是否發現沒有,燕尾脊上飾有鏤空的二龍戲珠,其線條流暢,色彩鮮豔,並有鳥獸、祥雲等各種圖案紋飾。富麗堂皇的建築門前雕刻著這樣一副對聯——“靈惠四海隨施甘澍沛天下;聖感九天悠忽祥雲舒眾生”,這是在頌揚某位神通廣大的神仙像及時雨一樣充沛天下,像天上的祥雲一樣普施人間。

在天后宮的兩側的廂房分別為福建會館、梳妝樓、藏經樓、和金香部。梳妝樓,是天后每天梳妝打扮的閣樓。藏經樓,為寺廟典藏經書、經卷的地方。金香部是售賣信眾祈求平安拜神用的香、金帛、蠟燭、供品、經書、護身符等物品。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雍正年間有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就在臺兒莊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座國內最大的天后宮,像不像故宮的角樓呢。悄悄告訴你,順著這天后宮的河道,就是當年乾隆下江南時,通過大運河的登岸、上船之處呢,你瞧,河道的那艘石船還在呢!這石船也是這古城的網紅景點打卡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