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床百樣景、一床一世界,“桃源工”木雕匠心雕藝精湛


在晉代詩人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湖南常德桃源縣,有一家“養在深閨”的雕花床博物館。館內上百張明清及民國時期的雕花床張張講究,述說著“百床百樣景、一床一世界”的中國式床文化。

這家名為“百床館”的民間博物館,只見不大的空間內沒有多餘的裝飾,上百張雕花床多以深紅色為主,一張挨著一張整齊地擺放在空地上,甚是密集。

“每一張雕花床都是‘桃源工’的傑作。”53歲的張巨川是百床館內五名桃源工匠之一,負責雕花床的修復和保養。

“桃源工”木雕形成於明朝。當時,明憲宗第十二子朱樞封王常德修造“榮王府”,從京城調來大批能工巧匠,並召集了許多當地民間工匠,將質樸的民間雕藝與宮廷雕藝有機交融。

中國民俗藝術講究“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桃源工”雕花床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精髓。

漫步館內,可見每張雕花床上或多或少都雕刻有蝙蝠、葡萄、喜鵲、牡丹等“祥瑞之物”,有的甚至將戲文故事、神話傳說巧妙地蘊藏於床板之中。

古人希望一切福音都降至其家人身上,可以說,每張雕花床都凝聚著床主人的理想和願望。

在床板上雕有“魁星點鬥”,是寓意後人科舉及第;雕有喜鵲站在同心結上,意寓新人喜結同心。

在百床館內,除各床的雕工、圖意讓人眼花繚亂外,一些雕花床的功能性也讓人歎為觀止。

每張雕花床都是一個文化的載體,中國傳統的民俗文化蘊含在床的造型、結構、雕刻圖案中。為了收集這些雕花床,百床館館長李安華花費了半生積蓄、耗費了上十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