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甄嬛傳》中有一張剪紙小像,是小允子按照甄嬛的模樣剪的,這張小像,被果郡王珍存了一輩子。

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上圖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因為這張剪紙小像,果郡王娶了浣碧為側福晉。原因是浣碧很像這張小像上的人物,也就是說,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

但即使浣碧用計成功嫁給果郡王,卻得不到果郡王的心,甚至連另一位側福晉孟靜嫻的寵愛都比不上。

按理說,看著浣碧這張有幾分像甄嬛的臉,果郡王也應該有一絲憐惜之情,但是卻什麼也沒有。甚至直到最後,果郡王為保護甄嬛而死去,心湖都不曾為浣碧激起一絲漣漪。

那麼,甄嬛什麼地方比浣碧好?竟然能讓果郡王念念不忘?

1.學識淵博

甄嬛斷文識字,與果郡王有共同語言,皆愛好詩詞,在講到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時,甄嬛對此事有自己的看法,指出范蠡不是一個真君子,能將自己心愛的女人西施拱手相讓,可見是一個性情涼薄之人。而後來西施又回到范蠡的身邊,只不過是圓了當初的少女夢而已。

果郡王第一次聽到這麼新穎的觀點,並且甄嬛能夠指出范蠡的涼薄,必定是一個追求真愛的女子,相對於大環境下那些追求榮華富貴的女人,甄嬛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因此果郡王就對這個有著新奇觀點的女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換成浣碧,大概不知道範蠡西施這些歷史故事,更談不上有什麼共同的語言了。

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上圖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浣碧自請出宮照顧果郡王,製造兩人獨處的機會,那時果郡王遠眺天上的風箏說,你看那天上的風箏,只有一絲遊線,多不牢靠啊。

這時浣碧看著心愛的男子,笑臉盈盈來了句:“原來王爺喜歡看風箏”。

不知道果郡王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怎麼想,反正我這個局外人聽見這句話覺得尷尬癌都犯了。

學問不在同一個頻道上,沒有共同語言,一廂情願地喜歡換不來真情。

2.才藝絕倫

甄嬛在跳驚鴻舞的時候,果郡吹笛伴奏,讓思路枯竭的甄嬛想到了另一種方式,跳出了精美絕倫的舞蹈。

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上圖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而浣碧在劇中從未表演過任何才藝。她所做的所有的事情,任何一個侍女都可以替代,這樣的側福晉,跟宮女又有什麼區別呢?就算是又區別,區別也僅僅是在於她是甄嬛的侍女而已。

對於果郡王所體現出來的吟詩作賦,吹笛下棋等等,浣碧都一概不知。不像甄嬛,大多數時候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因此,這樣的浣碧,有什麼資本與甄嬛爭寵呢。

3.端莊大氣

對於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威脅的女人,浣碧選擇掐滅於萌芽階段,例如將凌雲峰的侍女採顰送入宮中,讓自己姐姐多一個情敵,體現了她的性格:自卑,嫉妒,小氣。

而當浣碧嫁給果郡王時,甄嬛雖然心痛,但還是給浣碧送上了祝福,陪嫁都不遜色於沛國公府。甄嬛格局大,明事理,大方端莊,與果郡王一樣,都希望一生一世一雙人,難怪果郡王念念不忘。

上面幾點糅合在一起,形成兩個字:知己。

兩個人真心相愛的人能夠走到一起,一定是心有靈犀的,能知對方所知,想對方所想,做對方所做。

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上圖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如何能做到想對方所想呢?首先,學識不相上下,就像甄嬛願意學習詩詞,願意學習史事,能夠與果郡王侃侃而談,才出現寫合婚書時那一幕融洽的光景。

而不是像浣碧,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歡的人在表達著什麼意思,不識字,不知詩詞歌賦,沒有任何技能,就算果郡王願意為她寫“琴瑟在御,歲月靜好”,她都未必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甄嬛傳:浣碧與甄嬛容貌相似,為什麼果郡王更喜歡甄嬛?

上圖圖片來自電視劇《甄嬛傳》


如果不能在專業知識上與對方不相上下,那從興趣愛好方面著手也未嘗不可。

例如看一下你喜歡的人都喜歡唱什麼歌?喜歡讀什麼書?喜歡哪項體育運動?喜歡吃什麼菜?喜歡喝什麼飲料?

不如從今天開始,在你喜歡的人身上,花一些心思,看對方喜歡什麼,瞭解對方需要什麼,然後問問自己,自己是否願意做出一點點改變。

畢竟,能成為知己的夫妻,大都能一起經歷生活中的風風雨雨,同甘苦,共患難,攜手恩愛,白頭到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