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科士達儲能合作“猜想”

寧德時代+科士達=儲能系統+充電樁+光儲充+V2G+?

4月2日,科士達(002518)發佈公告,擬自有資金出資9800萬元與寧德時代(300750)合作設立儲能合資公司——寧德時代科士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

高工鋰電技術與應用(微信號:weixin-gg-lbte)獲悉,合資公司主要以開發、生產及銷售儲能系統PCS、特殊儲能PACK、充電樁及“光儲充”一體化相關產品。其中,寧德時代持股51%,科士達持股49%。這也就意味著,寧德時代在合資公司中佔據主導權。

資料顯示,成立於1993年科士達,是一家電子電力技術及新能源領域的智能網絡能源供應商,主要致力於數據中心關鍵基礎設施產品、新能源光伏發電系統產品、儲能系統產品、電動汽車充電產品的研發、製造及一體化解決方案應用。

科士達相關負責人向高工鋰電介紹,合資公司將設在寧德,前期將會共同生產儲能系統PCS、儲能電池PACK等產品,後期將會根據市場考慮涉足儲能系統集成。同時,雙方還將會就充電樁及“光儲充”一體化相關產品做共同開發和市場化推進。

無論是從合資公司的股權結構上,還是從設立的選址來看,寧德時代顯然在此次合作中更佔主動。這背後,也反映出的是其在儲能領域一直以來的“雄心抱負”。

“2020年度電綜合存儲成本將低於0.25元,這意味著從成本上講將具備可以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的能力。”這是寧德時代副董事長兼首席戰略官黃世霖在多個場合的分析判斷,而這也是其開始在儲能產業鏈進行部署的原因。

就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就做了關於儲能的建議,一是針對風能和光伏發電的間歇性特點,在西部大力建設光伏和風力發電設施並配套建設鋰離子儲能電站,來減少對電網穩定運行的影響,提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和發電佔比;二是加快推進西電東輸,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清潔的電力能源;三是通過大規模推廣新能源汽車,使之成為分佈式儲能設施,與電網智能互動,發揮移峰填谷的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而在具體的動作上,從去年開始,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的佈局開始提速,2018年 6月,寧德時代與福建省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合作的儲能項目完成簽約。

此項目計劃分三期實施,一期擬建設規模為100MWh級鋰電池儲能電站,二期將擴建500MWh級鋰電池儲能設備,三期將擴建1000MWh級鋰電池儲能設備,同時還將配套建設移動儲能設備,以及移動充電設施。

去年10月,寧德時代競標獲得魯能海西州50MW/100MWh多能互補集成優化示範工程儲能項目。

今年1月底,星雲股份(300648)發佈公告稱,與寧德時代(300750)、石正平、福建合志誼岑簽訂合資經營合同,設立福建時代星雲科技有限公司(暫定名)。

時代星雲主要經營風光儲充測一體化智能電站、家庭智能後備電源系統、基站智能後備電源系統、變電站儲能系統、岸基電源系統、能量管理系統等,以期在全國推廣電動車智能充電站,滿足電動汽車充電服務市場需求,適時開展電動汽車電池系統售後檢測。

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案例上,寧德時代儲能系統採用安全性極高的磷酸鐵鋰電池,這種電池環境適應性強,能滿足各種惡劣工況要求,循環壽命超一萬次。高安全和高可靠的理念貫穿其儲能電池設計、集成、仿真、軟硬件開發、機械設計和測試驗證的全過程。近三年,其儲能案例逾百個,覆蓋中國及歐美市場。

而此次與科士達的合作,顯然是寧德時代在儲能領域佈局的進一步實質性動作,GGII分析認為,基於寧德時代在儲能電池領域的技術和應用積累,結合科士達在儲能PCS領域的技術等優勢,為其將來大規模涉足儲能領域做鋪墊。

而更為關注的還有,雙方在充電樁及“光儲充”一體化領域合作的想像空間。曾毓群在兩會中接受採訪時,特別強調了未來V2G技術對於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的結合,既可以實現儲能的規模化應用,又可以實現對於電動汽車綜合成本的降低。

與此同時,對於寧德時代而言,目前已經佔據了乘用車裝機量超40%的市場份額,未來如何實現動力電池後市場的維護應用以及儲能的結合,已經顯得尤為必要,從這個意義上講,雙方的此次合作未來也可能延伸出更多的空間。

關於G20-鋰電峰會

G20-鋰電峰會”(G20-LBSummit),是一個閉門式產業高端圓桌會議,由鋰電產業各細分領域領軍企業以會員邀請制形式組成。

“G20-鋰電峰會”主辦方高工鋰電旨在將這個高端圓桌會議打造成為鋰電產業界進行相互對話的高層次平臺,與會成員企業通過探討鋰電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並通過領先企業的帶頭作用,以引導和促進產業鏈的各領域企業間共贏發展,並促進中央及各地政府出臺更為優惠有利的產業扶持政策及法規,助力產業良性、有序健康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